岁月无声自留痕(44)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19-07-03 22:27 被阅读15次
作者另一篇日记的手稿    雁韧    摄    岁月无声自留痕(44)

          岁月无声自留痕(44)

〔2017年12月20日〕这段日子很少出去走动,不仅因为天寒地冻,还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想在家里静静地多写一点文字。

早上已转暖。买菜归来的女人说,走在有阳光的大道上,觉得很惬意。而一旦到了没有阳光的转角,就感到寒意袭来,如入冰库,冷得发抖。

午后呢,温度上升,冬阳不惜它的余热,柔柔和和的,为人们输送温暖。

令我惊喜的是,在翻阅旧日记时,我竟然看见好友广兴兄年轻时的一张黑白照片,正安祥地被置于日记内页中。

岁月悠悠,好友已经谢世5年,而他50年前的相片,依然为我所保存。

尽管50年的风风雨雨,社会变革,人事沧桑,我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化,搬来迁去,忽城忽乡,这相片难免有星星点点的磨损,但头像依然较为清晰,五官分明。

我将相片小心翼翼地夹在小本子里,立即出门,到中山路一照相馆,见了柜台上的妇人,即开口:请问,你们这里修复旧照片么?

妇人笑容可掬,朗声道:修呀,拿出来让我看看喽。

我将相片递给她,她仔细看了看,说行。

多少钱?我问。

一口价,180元!她说。

能修复,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不想同她多费口舌,便掏钱。她开了单据,叫我留下联系电话,说十天后可来看看,哪点不满意,再叫师傅加工。

从照相馆出来,见许多老人,在街边的人行道上,摆桌打麻将,或玩扑克,还围了些乱出主意的看客。

岁月无声自留痕(44)

我经过他们的旁边,沿着人行道往西走,去读生活这部活书,寻觅些实情与实景,看看人生百态,体验人生百味。

牙医所、饭馆、超市、环卫站、加油站,我皆一一驻足观望,捕捉生活信息,生活细节,细细审视一张张神态各异的脸,他们神态自若,辛勤劳作,或匆匆而过的身影。

我沿着加油站旁边的路走向城内市场。大小车辆,往来穿梭,而行人稀少。社会日益发展,以车代步的人愈来愈多。就连单车,也只有喜欢运动的少部分中学生才骑了。

我并没有进入市场。见旁边有一花店,便走过去看。

卖花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妇,她正低头往花盆里装肥坭。一见我,即站起,一脸的甜笑,问道:阿叔,你想买什么花?

我说,先看看。她便蹲下,继续往空陶盆里装坭。

我看来看去,拿起一小盆红掌,问她:这盆多少钱?

她旋即站起,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盆红掌,说:25元,优惠价!

25元,还优惠价?我笑笑,不置可否,将红掌放回原处,但心里想,城里和城外就是不同。我有一位朋友是在城郊经营园林的,我几乎每月都到他那里坐坐,象这般大小的一盆红掌,出园价是15元。

我走进室内,逐一观看铁架上或阶砖上大大小小的众多盆景,每种都明码标价。在我的印象里,样样都比我朋友郊外园林的贵十元八元。

从花店出来,沿着农林路回家的时候,我不禁哑然失笑,笑自己死古板,太书呆。

朋友在郊外经营园林,那是大面积种植,那土地又是他很多年前就承包的,花色品种多,成本低,价格肯定便宜一点喽。

何况,朋友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处事灵活,每年除夕前,他就将自己的花木盆景,卖给各路批发商了,自己腾空开车到花市守候。

除夕那天,哪个远道运花木盆景来卖的,不急着要回家过年?心一急,就降价。

朋友却不动声色,不肯轻易出手,东瞧瞧,西看看,瞄准的不是花草树木,倒是那些花盆的质地,造形美不美观,耐不耐看,耐不耐用。

午后一过,远近客商,尽皆着急,忍痛割爱,纷纷甩卖,朋友乘机行动,以最低价收购他看中的盆景,置于车上及车旁。

人去场空之时,朋友仍在守株待兎。他看准那些在外工作、打工的人,必定因为塞车或其他种种原因而迟归,仍有部分人来买花木盆景。独家生意,自然赚钱。

就算卖不去,也可运回园林,加以管理。平时总有人乔迁新居之类,要买些花木盆景的。

而在这市场边开档的老板娘呢,就租那么一间小小的门面,能摆得几多花木盆景?她不卖贵一点,恐怕连交房租都不够,生活如何保障?

这样一想,也就明白了。市场经济,原本是很现实的。

岁月无声自留痕(4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岁月无声自留痕(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kh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