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家常课对谈》范天蓉老师的《对谈习课堂时间管理》,深深为她在习课堂中付出的努力所震撼,为她遇到问题不断改进的毅力和智慧所折服。
我们可以从图片中清楚地看到,范老师课前仔细备课朗读,预测课堂上“读”课文、段落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精确到每1秒。
而我呢?教学环节的预测只是粗略的定为1分钟、2分钟,最精细是30秒。
范老师预测“读课文”时间有这样一个细节:预测通读需要1分30秒,任务三有先后两次自由读,那第一次安排自由读三分钟,第二次再安排自由读三分钟,这样更合理。因为如果安排成前面读四分钟,后面读两分钟,那么前面只能读到两遍多,后面读到一遍多。这两个“多”,都不能凑成一遍,从时效上来讲就是浪费。
从这个微小的细节意识到自己使用习课堂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钻研得还不够细,遇到问题走不通时,没有及时思考办法去转化。
同样能体现她注重细节问题的,还有:
把q币、尺子夹进语文书,水笔夹进任务单,这样就能一下子翻到这篇课文。
订正默写的词语:默写固定在横线左边,订正固定在横线右边,一条横线默写4~5个词,即使全错,右边横线也够订正,这样一来,既清楚,又没有遗漏。
对于朗读课文能力很差的,对他的要求是上次自由读没读完,下次接着往下读,不要从头开始。在朗读能力弱的孩子旁边多停留20秒,听一下,示范,表扬,盖章。对于“马虎大王”,指几个多音字、易错字考考他,教教他。
习课堂强调的时间管理是要把每一分钟,每半分钟,甚至每十秒钟都用好。
课堂上的举重若轻,都是课前的举轻若重换来的。课堂上每一个注重细节的举动,都是课前的精心构思换来的。教书就是要这样老老实实的,做好手边的每一件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