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1:白立平
最近,在看医学人文方面的书时,我反复读到了一个词——“共情”。“患者需要情感上的关注和医疗人员的共情”;“未来将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既有创造性思维、共情型思维的人。”……读过之后,我对医务人员应具有共情思维这个观点深信不疑。直到我又看到了另一本书——《反对共情》。
看来,医学是否需要共情,这是个问题。
医学需要共情
什么是“共情”?共情不是同情,而是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能力。医学不是一门冷冰冰的技术科学。它所面对的是人,是具有社会属性,是有情感,会喜怒哀乐的人。那些精神因素也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原因。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忽视病人情感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诊治和康复就会受到影响。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医疗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不得不说,医学人文的缺失,是很大的因素。所以,医生需要具备一种能力,那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世界,设身处地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共情。
医学反对共情
在《反对共情》一书中,对共情的解释是:对别人的经历和情感感同身受。共情虽然被大众认为是一种美德,然而,共情并不能提升他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它是情绪化的,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在决策面前,共情会干扰我们的视听,混淆我们的判断,进而导致错误的后果。作者认为,一个人做出决策的基础,应基于逻辑和推理,需要理论依据,而不是非理性的共情。情绪化的因素是一切高效决策行为的阻碍,医生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更需要冷静客观的超然态度,所以医学不需要共情思维。
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让医生对每名患者都能产生共情,有些不太现实。一个医生每天要看几十甚至上百个病人,在短短几分钟内,他必然要选择理性的,支持诊断的客观信息。而没有精力再关注到病人的情感,更谈不上情感上的共鸣。那需要时间、空间等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反对共情,有利于提高医生诊治患者的工作效率。然而,当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医患矛盾已经在警示我们,技术至上的医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未来的医学,要求医生在具有缜密的专业思维之外,要具备有与患者产生共鸣的共情能力。共情是专业知识,医疗技术的有益补充,更能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把握全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