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年年的日更散文美文婚姻育儿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差距,缄默的父母难给孩子响亮的人生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差距,缄默的父母难给孩子响亮的人生

作者: 汝年年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08:29 被阅读0次

    文/萌宝妈妈屋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争先恐后的为孩子报辅导班、才艺班、游学班……好像少给孩子报几个班,自家娃就会被“别人家的孩子”甩好几条街。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竞争日渐激烈,当然,父母们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然而,有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长时间以来却并未被父母们所知道,那就是——父母的语言。

    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达娜·萨斯金德 (Dana Suskind)写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是她30年的科学研究结晶,在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她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传达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直接影响了孩子,是造成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语言影响孩子的大脑

    或许有家长会提出疑问了,语言是很重要,但还不至于重要到会影响孩子的大脑,进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吧?您还别真不信,这是有科学依据和被研究证实的。

    每个人从出生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类神经连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荷。因此我们的大脑将通过一个叫作“突触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类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不经常使用的部分。

    《父母的语言》一书已经给出充分论证:

    我们的大脑早早地就被所处的环境塑造完成,最好的例证就是语言的学习。婴儿时期的我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包括德语的元音变音、汉语拼音、马赛族语的轻微内爆音等各种复杂细微的差别。然而在一岁结束之前,幼儿就已经显露出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

    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提供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相信那些重复且毫无意义的话语,如3000万次“滚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益处。

    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馈”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有效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的神奇功效才会发挥出来,进而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3000万词汇量,拉开优秀孩子与后进生的差距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是有道理的,有人统计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一致。父母说过的每一句话,会影响孩子,渐渐将孩子塑造成未来的模样。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也证明:当孩子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

    这些巨大的词汇量差距,便是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

    所以,多跟孩子说说话吧,那才是助力孩子成长的最宝贵资源。父母和主要监护人的语言能帮助孩子塑造最强大的学习型大脑。相反,一个沉默的家庭中的孩子、农村的留守儿童、城市的寄宿儿童如果因为缺少了“父母的语言”陪伴,才有可能是真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孩子学习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家长身上

    孩子6岁上了小学以后,很多家长和老师就可以看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有些孩子一点就透,有些孩子连最基本的题意可能都未必理解。这时候,就要家长跳出来说,肯定是孩子智商低、或者是智力发育晚云云。

    你别说,家长们猜测的还是有道理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情商、创造力等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根结底是孩子的大脑发育的差距。

    而造成如此差距鸿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的词汇量。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会增长得越快,孩子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情商、创造力、学习力也就会越高。

    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家的孩子学习不好了,因为原因出在我们家长自己身上呀。多跟孩子说说话,增加孩子的积极词汇量储备,你孩子的学习力一定会突飞猛进。

    那么,如何增加父母的词汇量,真正助力孩子赢得辉煌的人生呢?

    四、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

    我们已经知道,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父母构建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的作者达娜·萨斯金德 和她的团队研究出了一套科学且便于操作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一)共情关注

    父母用语言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共情关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和反馈。

    共情关注是最细微的一项原则,它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等到时机成熟,再去和孩子谈论。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即便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父母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

    比如,针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婴幼儿我们可以采用“儿向语言”,也叫婴儿语。即像孩子一样夸大语音的说话方式。比起成人语,儿向语言更加音调优美、韵律动人、措辞简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只有先吸引婴儿的耳朵,才能让他关注说话的内容。

    (二)充分交流

    多跟孩子交流。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话语,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他们的使用方式。如果父母让孩子接触到广泛的词汇,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语言水平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以下四个方式能让父母大量增加孩子的词汇输入量。

    (1) 描述日常活动,即一边干活,一边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宝贝,我们现在要开始刷牙了。先把牙缸里倒上水……”

    (2) 不用代词,而是用具体的称谓,这对孩子的词汇意识和认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少用“你”、“他”等这种代词。因为父母和孩子讲代词,孩子既容易感到困惑,也不利于孩子接触更多的词汇。孩子接触到的语料越丰富,他听懂词汇、理解词义的能力就越强,使用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3) 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谈论的都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年岁稍长后,他们就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见或未曾体验的事物,这样的语言叫作“脱离语境的语言”,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4) “扩句”,就是指语言内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语境下的衍生物。这是以拓展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完整他们的表达,在他们现有的词汇水平上进行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对话。比如,孩子说,”喝喝,喝喝!“父母要帮助他扩句成,“你口渴了,想要喝水是吗?”久而久之,孩子以后的表达就会变为,“妈妈,我口渴了,想要喝水。”

    (三)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不仅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还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让“你来我往”的亲子交流成功展开,关键在于父母必须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应。记住,一定要有耐心!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来搜寻回应的词语。家长只需抛出“怎么办”和“为什么”,就足以让孩子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独立思考,最终逐渐地学会解决问题。

    五、总结

    我们现在的父母都是削尖了头顶,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进最好的学校,上最贵的补习班。其实,越贵的并不一定是越好的,科学家专家们已经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它就存在于父母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次交谈和每一份互动里。

    缄默的父母,不只是关闭了一道沟通的窗口,更是关闭了孩子辉煌人生的一种可能。多跟孩子说说话吧,那才是助力孩子成长、成功的最宝贵资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差距,缄默的父母难给孩子响亮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jx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