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
因为,好的人品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根基,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好的人品,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顺、越来越宽。
希腊诗人米南德说:“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所以说,一个人最大的底气,就是他的人品。当你把人品修养好了,一切好运都会如约而至,而好的人品堪称幸福人生的敲门砖。
就如我们熟知的大唐锦鲤、职场不倒翁、大唐最幸福的且最长寿的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作为四朝元老,他深谙处世哲学、为官之道,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做了五十年的官,最后全身而退,试问,从古至今几人能够做到这样。
为官,他不投机取巧,不蝇营狗苟,懂得积蓄自己的力量,静待时机。
交友,他以诚待人,潇洒旷达,深受同辈的信任,后辈的景仰。
就是因为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极佳的人品,使得他在大唐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他一生之所以福禄双全,且常有贵人相助,完全得益于他累积的才学和超高的人品。
贺知章不但善于处世,而且富有才华,诗书俱佳。
虽说,他的诗作留与后人的不过近二十首,脍炙人口的就两首,但他却被后人称为“诗狂”,和“诗仙”、“诗圣”等并列为唐诗巨擘。
另外,他的书法也不容小觑,是个名副其实的书法达人。
在唐朝,提到狂草之圣,那一定当张旭莫属。
其实,贺知章的书法造诣一样很高,尤其是他的草书,酣畅淋漓,笔走龙蛇,深为当世称重。
贺知章、张旭和另外两位吴中名士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旭被人称做“书癫”,他被人称作“书狂”,他俩在一起真是到了“癫狂”的顶峰,活脱脱地两“活宝”。
他和“草圣”张旭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并时不时地约张旭出去逛。
他们二人背着酒出入民间,酒酣兴致,总爱到处“涂鸦”。
碰到一扇墙,够白、够平,两位书法家便挥舞长袖,龙飞凤舞地开始施展才艺,写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刘禹锡在洛阳之时,在游览过程中发现贺知章写得题壁,大加赞赏,只恨自己生得太晚,于是写下这首《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以示敬意。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中唐·刘禹锡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感情真挚直率,充分地表达了刘禹锡对前辈诗人、书法家的尊重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刘禹锡谦虚好学的精神。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首联的意思是,秘书外监曾登过这座高楼,留在墙壁的字迹虎跃龙腾。
首联是对贺知章的草书极口称赞。“笔踪龙虎腾”五字,把贺知章的草书形容得活动飞腾,使读者感到壁上草圣,龙飞凤舞,历历如在目前。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颔联的意思是,国内的墨宝流派首推皇象,北朝的文人学士尊重徐陵。
中国:我国古代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为了和四方夷狄相区别,故称其地为中国。
书流:书法流派。 尚:推崇。
皇象: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章草最佳、篆隶亦工。
北朝:朝代名,西晋之后与南朝相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方朝廷的总称。
文士:文人。 重:推重。
徐陵: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官体诗重要作者之一。
颔联的出句“中国书流让皇象”,用三国时期极负盛名的书法家皇象代称贺知章,充分地肯定了贺知章的草书的成就。
贺知章的草书如皇象的草书一样,被书家各流派公推为首,夺了一代书法之魁。
颔联的对句“北朝文士重徐陵”,用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徐陵代称贺知章,充分地肯定了贺知章诗歌的成就。
贺知章的诗歌也如徐陵的诗歌一样,很受文人学士们的重视。
这一联由题诗的草书而及所书之诗,对诗人、书法家的诗歌和书法的成就作了高度的评价。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颈联的意思是,偶然见书法诗篇饱了眼福,心中折服只恨未能同时生。
独见:碰巧遇见。
空惊目:让人看了惊叹不已,自愧弗能。
恨:遗憾。
伏膺:衷心佩服。膺,胸。
颈联,表达了刘禹锡对其前辈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由衷的佩服。
因为只见墨迹、诗篇而不见贺知章其人,所以刘禹锡才有“空惊目”之感;因为刘禹锡对贺知章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他才有生不同时之恨。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尾联的意思是,恐怕日久天长字迹被磨灭,再三叮嘱庙内僧人要珍重。
唯恐:只怕。 转:反而。
尾联写诗人对贺知章草书题诗的无限珍惜之意。
“再三珍重嘱山僧”七字,把诗人叮嘱僧人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把诗人对贺知章草书题诗的珍惜之情表达得尽善尽美。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