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55238/770ff361af7da91d.jpg)
学心理学时我们知道了表象和想象的联系: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如昨天看见了苹果,今天眼前虽然没有苹果,但头脑中能根据昨天所见呈现出苹果的样子。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把头脑中出现的苹果画上眼睛、嘴巴、笑脸,插上翅膀变成苹果天使等就是想象的过程。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想象力的起点,能够推动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如鼓励学生多想、多问为什么,引导他们自己去想象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
2.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表象储备。
想象既然是由个体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改组而成,那么想象是否丰富,是否活跃,主要看头脑中具有表象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教授知识,为学生积累宽厚的知识背景,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经验。
平时还要鼓励学生多接触音乐,绘画,手工,诗歌,表演,以及饲养动物,培栽植物等等,以丰富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表象储备,以引起积极的想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55238/21492cc14b08f144.jpg)
3.创设想象情景,引发想象。
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在情景非常不明确的认识阶段上发生作用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在提出问题时,创设一种信息不充分,条件模糊的困难情景。如给学生几个相关较远的词,让他们发挥想象组成短文;给学生一张简单的画,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编故事等等。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教材,使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变成一副副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甚至是一些抽象的内容也变成具体的形象。如在英语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表演,给故事编结尾,根据故事用绘画的形式做读书笔记等,都能够有力的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