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如蝼蚁,蠕动在广袤的荒原上。
饥饿,贫穷,战乱,时时威胁着他们的生活。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一群背着很大黑板的人们在山间踟蹰行走。
接着镜头拉近,是两个男子的对话。
一个男子说,后悔没有听父亲的话,当了老师,过着清贫饥寒的生活。
一个说,自己的老婆被老丈人带走,留下三个孩子。小的孩子没有奶吃,还生着病。
至此,我们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他们是流浪教师,背着黑板在到处找学生。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饭吃。
如果不是放在伊朗这片苦难深重的国土上,就很难理解这样的行为。
两个教师先是离开了大部队,走着走着,又在一个岔路口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于是故事就随着两位老师的遭际展开。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说其中的一个老师,他一路艰辛跋涉,希望能找到一个学生,可是处处是闭门羹。在贫瘠小山村里,人们吃饭都是问题,谁会学习?
走啊走,在一条山路上。这个老师碰到了一群偷运禁品的孩子。年龄大约都在十二三岁之间。他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学生。可是孩子们却说,我们就是骡子。
言下之意,我们即便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或者算数,又能怎样?我们每天都背负着沉重的货物行走在山路上,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可能,知识能保护我们吗?
可是,这个老师还是执着的跟着这些孩子行走。终于有一个孩子愿意学习,他给了这个老师一点吃的。
于是这个老师就开始给他讲课。并在黑板上写下了孩子的名字。在行进过程中 ,机灵好学的孩子学会了书写自己的名字,也知道了自己的名字的意思。当他们混在羊群中过边境线时,这个孩子却意外被冷枪击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另一个的老师背着黑板在行进中碰到了一些想回到伊拉克的难民。他们大多是老人和妇孺。
这个老师为了生存,以四十个核桃为报酬为这群人带路。
其中一个老人生病,又给了这个老师五个核桃,把他的黑板当担架来抬老人。
也许是巧合,他又认识了这个老人的女儿。谈不上什么感情,只是为了生活。在一个老头的说合下,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唯一的聘礼就是黑板。
一路上,这个老师非常尽责的想教给自己新婚妻子知识。可她连写在黑板上的“我爱你”都无动于衷。这个女子一路沉默,她只是默默的管教着自己前夫的孩子。他的黑板只是她晾晒衣物的衣架。或者躲避枪炮的挡板。
就这样大家虽颠沛流离,却一路扶持,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到了伊拉克。
这个老师,得到了四十个核桃。
却失去了他的唯一的财产黑板。
也失去了他的妻子。
因为他的妻子要回国,但他又不愿离开自己的国家。于是协商离婚。举行了简单的荒诞的离婚仪式,黑板做为聘礼分给了妻子。
当他的妻子背着黑板离开时,黑板上还残留着“我爱你”三个字。
苦难的生活里,夫妻只是伴侣,只是帮手,只是短暂的旅人。
前一个老师,性命堪忧。
后一个老师失去了他谋生的工具,等待他的是怎样的生活,无法想象。
就这样,在人们的叹息声中,影片结束。
这部电影是年轻的女导演萨米拉的执导。极为写实,被誉为现代的寓言!
网友评论
也想到了很多对现实不满意的身边人,真的想告诉那些抱怨现实的人:中国现在最好!
还想告诉他们:14亿的国度不能倒退,不能冲突,不能有内乱,更不能有战事……想想14亿人呐,哪一个地区(或国家)能容纳上亿的难民?中国不能战,只能和平,那怕吃点亏也要和平!支持党中央走和平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