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这是《饮酒》组诗第十五首,陶渊明对宇宙的无穷深邃和人生的短暂进行了对比,再次以诗言志。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人工:劳动人手。由于缺少人手,我房子周围灌木丛生一片荒凉景象。陶渊明辞官回家,过得是十分清苦的日子,缺钱少人,连自己住处周围的野树野草都无法清理,他的房子就在一片荒地里。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班班:形容明显的状态。行迹:人的踪迹。每天只有鸟儿来回飞翔,荒凉寂静没有人迹。陶渊明隐居的地方罕有人迹,只有鸟儿与他相伴,这倒是和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时的情形差不多。
杜甫在《客至》中写到:“舍南舍北皆春水,但有群殴日日来”。杜甫把自己当时住的地方称为“草堂”,可见也是非常简陋的。每天只有水鸟来访,和“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一般无二。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悠:形容宇宙的浩渺无穷。宇宙啊,是多么的浩瀚无边没有穷尽,而人的一生短暂无比,也就是百年左右。陶渊明把无穷的宇宙和短暂渺小的人生做了一个对比,内心充满了感慨。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岁月流逝催人老去,鬓边的头发已经白了。不满百的人生过得还那么快,陶渊明的头发已经都白了,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想到了什么?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委:随意,不对某事做强求。穷达:人生境遇的窘迫和通达。素抱:想来的志向、抱负。如果不是任由命运沉浮穷达,我志向就难以实现,那就太可惜了。
陶渊明在仕途上没有奢望,随生活的要求也不高,随遇而安。他认为如果为了所谓的飞黄腾达而耗费太多的心力实在是没有必要,那不是他一直追求的东西。人生就那么几十年,顺从本心吧,不要为了虚名浮利浪费太多的精力和体力。
饮酒****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这是《饮酒》组诗第十六首,陶渊明描写了自己穷困生活的状况,并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人事:世俗交往之类的事。游好:爱好。六经:本指《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种儒家典籍,这里泛指各种书籍。
我年少的时候很少和人交往,喜欢读书。陶渊明两大爱好:读书、喝酒。他年轻的时候就与众不同,其他人都忙着社会交往积攒人脉,他却专心读书学习。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行行:渐渐地。不惑:四十岁。淹留:滞留,指隐居。渐渐地到了不惑之年,我隐居起来,事业上一无所成。陶渊明在仕途上一直没有作为,到了四十岁时便“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隐。
前四句是陶渊明对年轻时期的回忆:读了很多书,也在官场混了不少日子,但在仕途上无所建树,最终辞官归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固穷: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君子能够在穷困窘迫的时候也坚持操守不肯变节。饱:饱受。更:经历。为了固守我的志向,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想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气是很不容易的,像陶渊明为了志向不得不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敝庐:破旧的屋子。凄厉的风刮过破旧的屋子,荒草淹没了前面的庭院。住的屋子很破,风都刮进屋子了,这种风带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凄厉悲哀的。
不独陶渊明遇到过这种悲风,杜甫也遇到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饥寒饱所更”里的“寒”。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褐:粗布或粗布衣服。披着粗布衣服守夜,早晨的鸡就是不肯打鸣。这是又冷又饿睡不着觉,觉得夜晚特别的漫长,好久好久也没有晨鸡打鸣。陶渊明还有诗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说得也是这回事。这是饥和寒都有了。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著名的隐士,生活过得很清苦,住处杂草丛生能够没人。翳:****y****ì,遮盖。孟公不在这里,我无法向人倾诉内心的想法。
孟公也是个贫寒的隐士,陶渊明把他引为知己,遗憾的是二人生不同时,陶渊明无法向他倾诉。陶渊明物质生活过得很苦,心灵上也很孤独,为了坚守理想和信念,陶渊明付出得不可谓不多。哎,先哲风骨,令人敬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