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为妇贸鼻喻

作者: 大补丸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23:02 被阅读0次

(二八)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虚自假称,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

①著:安置。②唐:唐突、荒唐。③宿旧:过去。④沙婆罗门:这里指婆罗门的高僧。⑤大名德:即指修行有道,有大德行。佛教中用以对长老以及弘扬佛法的高僧的敬称。

译文

曾经有个人,他的妻子长得很是端庄秀丽,就是鼻子有点难看。这个人出外办事,看见另一个妇女面貌长得端庄,鼻子也非常好看。他于是想道:“我现在不如把她的鼻子割下来,安在我妻子脸上去,岂不是很好?”于是他割下那个妇女的鼻子,拿着回到家,急忙喊他的妻子:“你快出来,我给你换个好鼻子。”他妻子一出来、他便割下她的鼻子,立刻把那个妇女的鼻子安在妻子的脸上。可是既安不上去,原来的鼻子也割掉了,荒唐地令其妻子承受了很大痛苦。

世间愚蠢之人,也是这样。听说过去婆罗门教的高僧,因为修行得道的名声,而受到世人的恭敬,从而得到很多供养。于是心里便想:“现在我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自吹自擂,假称自己修行有德,这样不仅没有得到供养,而且也败坏了自己原来的形象和积累的功德。正如把人家的鼻子割了下来,只会荒唐地伤害自己。世界上的愚人,也是这样的。

评析

故事中的愚人损人又害的行为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导致愚人这种行为的却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本已拥有一位端庄秀丽的妻子,却以追求十全十美的心态去改造不可改造的事实,这就是人在欲望驱使下常常发生的既可笑又可怕的行为。虽然故事本身是借以讽喻婆罗门教徒为求名利吹嘘自己,但对于那些为了无休止的欲望而捏造谎言、丧失自我的芸芸众生同样有警示作用。

相关文章

  • 《百喻经》为妇贸鼻喻

    (二八)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

  • 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

  • 二十八《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其人外出, 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

  • 共读《百喻经》10

    27.治鞭疮喻 发现新的事物,想验证一下本没有错,错的是没有调查盲目模仿。 28.为妇贸鼻喻 看到别人的好东西就想...

  • 《百喻经》妇诈称死喻-6

    (四)妇诈称死喻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直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

  • 趣说百喻经:妇诈称死喻

    今天跟大家说的这个“妇诈称死喻”,这一喻是《百喻经》的第四喻,而上图的香囊,成为了愚人不信任妻子的果,那么这香囊中...

  • 《百喻经》D10:治鞭疮喻、为妇貿鼻喻、贫人烧粗褐衣喻

    治鞭疮喻: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气,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 《百喻经》水火喻

    (二五)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

  • 《百喻经》043页至046页

    《治鞭疱喻》让我们明白在处理事情要因人而议,因事而议,却不可纸上谈兵,终觉肤浅。 《为妇鼻喻》故事让我们明白,凡事...

  • 百喻经

    《百喻经》曾经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佛藏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喻经》为妇贸鼻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gc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