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金色梧桐简友广场
【成长·励志】“出名”不一定非得赶早!

【成长·励志】“出名”不一定非得赶早!

作者: 梁先森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9-09 14:50 被阅读0次

    “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了。”张爱玲的这句随性而出的话语曾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害苦了不少的孩子和家长。

    对于原本就浮躁的中国民众来说,见到这句话,就相当于打了一剂鸡血,那些不甘寂寞一心想出人头地的人,就钻营着如何早点出名,甚至连十来岁还没长开的小屁孩都吵嚷着要去整一张网红脸,以期一夜成名。

    而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加强班,绑架了孩子孱弱的身子,剥夺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个性张扬的张爱玲,原本就系出名门,高贵又俗气,她自己出名就很早,文坛上享誉甚高,但她的一辈子,过得却不是如她所期的那么快乐。一个涉嫌“卖国”的花心大萝卜胡兰成就让她别有幽愁暗恨生。

    人们只是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沉迷于她那些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看到她光彩照人敢爱敢恨的一面,却没有更多地注意她真实的生活,尤其是晚年过的是如何的不堪。

    很多做梦都想出名的年轻人从张爱玲这个出生于民国时代的“小资”女人身上找到了原动力和催熟剂,确实有些幸运的人遇到了好机会好伯乐,终于早早的出了名,遂了愿。

    而大多数的人却运数不济,出名无门,于是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只好走歪门邪道,甚至不惜趁年轻时潜一下规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头来偷鸡不成蚀把米。

    曾经炙手可热的徐娇,林妙可,遇到了伯乐,碰上了好运气,成名甚早,现在也还是风光无限,但谁敢保证他们能红多久?!可当年也星光熠熠的童星,如郝邵文,如金铭,如关凌,却早已逐渐淡出了群众的视线,只能偶尔在一些三流电视台的三流节目里露一下脸。他们都曾红极一时,现在落得如此的田地,心里多少会有落差,有些唏嘘的,所以出名太早也未必就是好事呀。

    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人生其实最苦的就是少年得志,因为太多的赞扬,太多的虚无,太多的骄傲吞噬了少年时代和青春岁月的大部分时间。

    那些少年明星、天才儿童,众多一夜成名的他们其实过得并不好!在赞美与舆论的压力下,他们的天分渐渐隐没,最终也不过是一介平民!《伤仲永》给我们的提示是:人的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纵观历史上的大“明星“们,他们几乎个个都是靠坚强隐忍,不断积累,属大器晚成型的,很少人是早早就声名显赫的。

    姜太公少壮时就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齐桓公也是忍辱负重、饱经磨练才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而晋文公也是历经坎坷,到了60多岁才当上霸主。汉高祖刘邦40多岁还只是到处游手好闲、靠啃老过日子的泗水亭亭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都说明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重要性。

    当然离我们近一点的也大有人在。像台湾的李敖大师,两次坐牢,先后被国民党查禁了98本书,但他特立独行,意志坚强,坚持写写写,最终著作等身,成就大我,成为大师级人物,拥有众多的粉丝,思想影响至深。

    张贤亮因写文章被打成右派,数次坐牢,受批判打击达22年之久,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了一位43岁的中年人。不过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他的创作。在张贤亮的身上,活泼、开朗是主流,但一半是苦难。所不同的是,他把苦难咀嚼成大段大段的抒情文字。重新执笔后的张贤亮成为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之一。

    而都市青春剧大导演赵宝刚先是做了12年的钢铁工人,然后毅然洗盘,重新调整人生,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编导系。他导的戏几乎部部叫好,捧红过王志文、徐静蕾、周迅 、袁立、陆毅 、孙红雷 、陈坤 、王珞丹 、赵琳、李小冉、朱雨辰、文章等一大批明星,他也赢得了“中国言情剧第一导演”的美誉。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争分夺秒,前两圈谁快一点慢一点没有关系。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往往都不是最终的优胜者。

    无论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正处于如何的境况,都不要气馁,要坚持梦想,永不放弃,不懈努力,最终就会走向胜利的彼岸。漫漫人生中的一点考验、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人经历过苦难后才像一个人!

    尼采也说过:那些没有摧垮我的,将会使我变得更强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励志】“出名”不一定非得赶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pe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