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时,爱人遇到久未见面的好友——艳姐,几句寒暄之后,便自然而然地聊到孩子身上。听完爱人说起带孩子的种种不适,艳姐没说什么大道理,而是讲了自己的经历。
那时孩子尚小,丈夫出差在外,两头的老人又都没有时间帮忙,照顾孩子的大小事情,都由她一个人来操持。
天生性格爽朗的她,一心陪伴孩子,倒也没觉得辛苦。
可是,有年冬天遭遇罕见大雪——漫天的雪花,将整个城市厚厚地裹了起来。她无法将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去上班,就早起送孩子去幼儿园。一路上,大雪及膝,有的地方甚至没到腰部,而这对于带着孩子出行的她而言,就更加艰难了。
艳姐带着孩子踩着雪前行,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就对女儿说,“你听,咱们走过的地方,雪花都在唱歌呢!”女儿听了,更是兴奋了一路。于是,让人感觉不可想象的艰难,居然成了充满母女俩欢声笑语与雪花歌声的奇幻之旅。
从此,即使遇上雨雪天,女儿也不会发愁出门上学,而是浸润在大自然的不同的“歌声”中。

—2—
爱人在和我聊起这件事的时候,让我不禁想起过年时,带着女儿去游泳的经历。
当杨杨老师教家长们用拇指与食指掐住孩子双肩,其余手指托住孩子肩胛骨,让孩子的头靠在自己的小臂上,自然放松地漂浮在泳池里时,我不由担心,如果操作不当,会不会让孩子双耳进水,甚至,会不会女儿漂浮不起来,反而有什么危险……
这么想着,我就不自觉地使了很大的劲,两个手臂都显得很僵硬,根本无法按照老师辅导的那样,让女儿自由地左右摆动。
自然,女儿也显得有些不舒服,很快就表现出不耐烦,哭了起来。
把她从水里抱起来,我才长长吁了口气。
此时,我无意中看到另一位父亲,轻松自然地将儿子托在水中,笑着和孩子说着话。不时给孩子变换姿势,用右手臂拖起他的头部,让他躺在自己的臂弯里,左手轻轻地拖起孩子的小屁股。此时,孩子的头部基本都浸入水中,仰面看着父亲,一副惬意、享受的样子。
杨杨老师接过女儿,轻松地让她在水里漂浮起来。女儿悠哉地躺着,还不忘记将一只脚塞进嘴里,唔噜唔噜地“吃”了起来。
这时,杨杨老师打趣的说,可别让你的焦虑影响了孩子哦!
—3—
在电影《美丽人生》中,为了不让儿子从小生活在畸形扭曲的社会里,父亲总是机智地为儿子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
电影中有个场景:一次,儿子在街上看到有家店铺门上贴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儿子感到好奇,就问父亲,这家店为什么会贴这样的告示。父亲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癖好,他们可能不喜欢犹太人,也不喜欢狗,并问儿子,你不喜欢什么,我们也在自己的店门上贴上告示。儿子想了想,说,不喜欢蜘蛛和生番。父亲就说,要不我们也写上“蜘蛛和生番不得入内”……


即使是在纳粹集中营里,父亲也假装是翻译,将纳粹军官的话翻译成一场游戏的规则,并想尽办法帮助孩子活下去。
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帮助孩子走过黑暗的,就是父亲的微笑与充满智慧的话语。
—4—
孩子总是透过成人来感受这个世界,尤其是在他们更小的年纪,所有对于外界的感受,甚至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同样的,通过一个孩子的表现,也将父母的行为向世人呈现的一览无余。
有位国外的儿童教育专家,从十八个方面讲了孩子生活环境给他造成对应性影响。她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上面是从负面影响说的,下面说的是正面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的生活。
父母朋友们,对待孩子的成长,我们选择怎样的的态度,创造怎样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未来。请记住,孩子透过我们来看世界,世界则是透过孩子来看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