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心理连载小说
6.怎样活得有“精神”?先找到灵魂观念的发生!

6.怎样活得有“精神”?先找到灵魂观念的发生!

作者: 盆小猪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08:02 被阅读388次
    《尘土众生》
    *第一卷:从灵魂到是者
    *第二章.绪论:灵魂观念与修仙者的长生梦

    这一节,我们基于之前两节的内容,对修仙理论简史做一个概括,并且对民间信仰和修仙理论中的灵魂观念做出比较。我们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用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一同,来阐述灵魂观念产生的思想根源。

    这一节作理论概述。具体文献材料请参看上一节

    盆小猪手绘《你才是兔子!》系列之《兔子背着洋娃娃》

    (一)理解灵魂观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解读中国古代修仙养生文化中的“灵魂”观念?

    我们应该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灵魂观念并不是承续不断的一脉相传。先秦诸子百家关于灵魂的材料,如今不能为我们呈现思想的全貌。
    其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于灵魂的一些基本观念,在其发端的大众民间信仰中,和在修仙者等精英修行思想中,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在出发点上,就具有相互背离的特点。
    再次,精英修行思想中体现的灵魂观,虽然借助了黄老、易经、道家等思想和理论,来进行阐释,但是,语言阐释与论证却不是修行者自己感悟“灵魂”的途径。他们是借助内心体验来理解灵魂。

    这三个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在我们对印度文化和西方中的灵魂观的论述中,也十分重要。

    这三方面所引申出来的论题,关系到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方法。所以,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详细的加以说明。

    在这里,有几个关于灵魂观念产生的心理基础的问题,浮出了水面。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这些问题。

    (二)看看你的灵魂!

    为什么原始文化中的灵魂观念,认为灵魂的性质与水和云,风有关,而没有与土和石这类意象联系在一起?

    灵魂在人的内心世界里,究竟有怎样的面貌?

    你想“看到”原始文化信仰中的灵魂的特性吗?

    下面,请跟随本文提供的步骤,你会理解原始人所感知到的灵魂的特性。

    1.平躺,或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全身放松。用逆腹式呼吸法,呼吸的节奏比平常慢一倍。
    2.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每吸入一口气,都会牵引注意力集中起来,每呼出一口气,就会把杂念一起排出体外。
    3.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在心中淡化自己周围环境的存在感。保持这个状态,直到自己感受到彻底的放松和内心的宁静。
    4.这时,想象自己身处云中,自己的身体漂浮在云中。云的浓厚隔绝开所有的感觉。除了自己的内在,再也感受不到外在。
    5.保持这个状态,当你感受到自己的内在,也如同云的状态时,你会认为这个内在的存在,具有云的性质。

    如果把上述过程中的云,替换成水,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内在,具有了水的性质。

    文化人类学认为,原始认知,具有对事物细微性状的敏感觉察的能力,具有将世间的事物分类归纳在性质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两大类中的习惯。

    不过,我们现在想来,自己儿时又何尝不是个洞悉事物细微的孩子,自己稍年长一些,也未尝没有认为世间的事物非黑即白吧。

    原始认知不是原始人专属的认知方式。它是每一个人类个体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成长过程中的认知结构不会消失。它会沉淀,并且解构之后,融入下一个成长阶段的认知结构中。

    当个体关注自己的内在,将自己的内心活动作为自己感知的对象时,他会感受到自己的内在是相对于自己身体的物质性的另一种存在。
    个体之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内在当做心理活动,当做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因为这种内在被作为了心理活动的对象,并且,引发了个体的心理反应。

    这种感知方式,不仅仅停留于原始认知,它还蔓延到人类的“理性”思考中。

    您是否也曾思考过,既然有不完善,也就必然有想对立于它的完善存在?只是有些肤浅的神学学说,把由此推导出来的完善与完美,当做了上帝罢了。

    当个体感知到自己的内在不同于外在物质时,他的独特的内心体验,会将这种内在的性质,类比似的,联系到他的敏感所认知的其他事物的性质上面去。

    因此,水与云,还有风,这一类客观存在,但不同于岩石木材的质感的意象,才会被用以融入灵魂观念中。

    当原始认知开始思索灵魂的产生和由来时,个体的内在所带给他的感受,就是水等意象所带给他的感受之间的纽带。这两种感受的相似性,完成了灵魂与水等意象在原始认知中的“互渗”。

    (三)感受你的内在,不要被外物束缚

    与上述原始文化中的灵魂观念的心理发生过程不同,“神”与“气”在人体内的存在,是通过另外一套心理活动被感知到的。

    个体心理活动中,“神”与“气”这样的范畴如何得以呈现,或者说,被认识到?

    当个体对外界的感知力被刻意减弱,个体的内在意识活动能力就会得到加强。

    因为感知力的效果需要主观注意力的集中。主观注意力来自于个体的内在意识。当主观注意力集中在内在意识的时候,个体的身心活动才会处于内在和谐的健康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个体会意识到一些区别于他的感知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存在”。这些“存在”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世界里。这些存在是个体凝神静气的结果,因此,这些存在也就具有了神凝气静的性质。

    神与气,是人体内的精微物质。这种精微物质是实在的,具有元素基础的。神与气,同时也是人体内的能量流动,这种能量,是人体内的热量、生物场、生物电等物质的属性。正因为神经活动是以生物电为基础,所以,神与气,构成了人体身心统一的自我调节机制。

    神与气,以及元神与气,不是思考幻想的臆造物,也不是逻辑体系的必需品,而是心理活动中被主观意识到的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连接着身心统一的活动。

    这就是中国古代修仙者文化中的灵魂观念的心理基础。

    这个心理基础,无关于社会与个体的互动,因为个体只在乎自己脱离俗世,求得长生。但是,这个心理基础,借助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为个体对出世长生的期望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才有了凝神静气的心理能量。

    这种对自我精神的关注,是一种特殊的元意识(Metaconscious)。但是这种元意识,没有强调理性思考,而是着重内在感知。

    这种内在感知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交互作用。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当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种内心感受上的时候,这种内心感受就会得到强化,然后吸引个体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它,由此循环往复。

    但是,这种精神交互作用,是在一种开放性的意识系统中进行,所以不是“神经质症”的条件。

    这种内在感知,与森田疗法提倡的内心活动十分相似。森田疗法提倡的“顺其自然”,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交互作用”,只不过,自然在内心活动中开放了意识系统,所以可以对心理能量进行疏导,避免心理能量的郁结。

    灵魂的心理基础与灵魂观念的异同

    (一)灵魂的心理基础初探

    由前文的分析,我们可知,灵魂观念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固定的心理结构、心理机制作为基础。

    我们强调,灵魂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修仙理论中,都是以一种文化符号作为存在形态。这是本文探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所谓的符号,当然不可能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如此说来,熟读高中政治哲学的朋友不难对符号的客观存在做出肯定判断。灵魂这一符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这里,我们对文化中的灵魂得以存在的个体心理基础总结如下:

    (1)个体观照内在时,自身和心理活动引发的刺激带来的反应,在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下,强化个体对自己的内在的感知。“神”因这一感知力的存在而被确认存在。
    精神交互作用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人类的不良反应是进化过程中危机意识的结果。所以,精神交互作用对不良反应的放大,是个体生存本能的表现。所以,个体对灵魂的存在的感知,是人类个体进化出来的生本能的必然产物。

    灵魂在成为人类文化中的观念以后,就脱离了生本能的控制范围。它转而成为可供人类文化发展和内心提升的思想。所以,灵魂的产生有助于个体利用并发挥生本能的潜能,但相对于生本能对动物的支配而言,人却具有了自由的意志。

    (2)个体大脑与视觉等感官相联系的部分在存神与通灵的修行和冥想中,其活动不可能被彻底阻断。视觉经验在神与灵的精神状态下,用心理意象表达深层意识中的“灵魂”。
    大脑视觉功能制造的心理意象,是具有象征性的形象化符号。同一个符号,是个体不同经验的凝结。所以,灵魂在具有意象的表达之后,也就可能具有被意象所同时象征的其他意义。

    意象在具体文化中,汇集着具体的意义体系。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灵魂观念具有不同的衍生意义。作为被意象所象征的灵魂,因为包溶了文化中的其他内容,而成为个体最为初始的心理情结。心理情结形式的出现,意味着个体的“灵魂”真正具有了心理的影响。

    (3)个体感知灵魂的过程,是个体以其他视角认知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也是个体观念改变个体对世界的感受的过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身体内未被关注过的变化。

    这个过程,是对个体进步、发展的激励。

    人体的潜能在人的活动中得到开发。人类基因赋予人体许多未被开发的能力。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以及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为人类的进化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提供了可能性。

    个体对自己灵魂的感知的过程,契合了人类进化的需要。

    这个文化的心理基础,成为文化能够在个体中传承、个体能够支持文化的关键所在。特定的心理机制是特定社会文化链接个体的纽带。

    (二)灵魂观念在民间信仰与修仙理论中的异同初探

    对前面章节做总结,我们可以将灵魂观念的来源,简单的归纳成“原始认知”,当然这主要是相对于“理性思维”而言。

    原始认知引发的灵魂观念,与修行过程中的“神”与“气”的感知的心理基础之上建立的“灵魂”观念,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以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民间信仰注重死后的灵魂存在,修行理论注重活着的精神存在。

    死后灵魂的长存以及死后灵魂的威力,成为民间巫术中的力量来源。

    活着时的精神力量唤起人体内的大道的作用,从而达到长生,成为修行理论中摆脱生死和鬼魂制约的途径。

    (2)民间信仰在大众文化中衍生出背离于其初衷的社会行为。最初对逝者亡魂的吊念,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文化发展,亡魂成了活人生活的干预者。

    对此,太虚大师当年针对“死鬼”的迷信,提出的人间佛教的思想,恰是对症下药。

    太虚大师认为,佛教那时是为“鬼”和“死人”服务的。也是因为如此,太虚大师提出要用佛教来解决人生问题,佛教要为活人服务,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就是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是为真现实。这就是人间佛教的思想。

    所以,一种观念,结合了人的特定的心理活动机制,会让一种文化形成,稳固,然后干涉社会个体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体作为独立个体,在生活中做出选择的自由。

    (3)作为民间信仰的灵魂观念,是民间信仰杂糅各种信仰的依据。任何信仰中可以被民间信仰的灵魂观念理解的内容,都可以被民间信仰接纳。

    只是,这种接纳,是一种篡改。民间信仰把其他信仰的内容改成了符合自己的灵魂观念的内容。

    有一种十分搞笑的论调,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确实没有西方或是伊斯兰那样的宗教,但中国民间有着极为庞杂的宗教信仰内容。任何有用有利的东西,都可以当做神灵被供奉膜拜。

    作为修行理论的灵魂观念,是个体与大道相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因为有了对“神”和“气”的修炼,有了修炼过程中对道的性质的感悟,个体才具有了返虚合道的可能性。这条途径,是从灵魂到大道的思想史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理论中也有关于“神”的概念。中医理论中的“神”与修仙理论中的“神”有什么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下一章,我们将讨论这一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怎样活得有“精神”?先找到灵魂观念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bv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