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大了还尿裤子?”
“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没憋住。”
“刚换完裤子就尿了,还说你不是故意的?”妈妈生气的说。
“妈妈,你不是说犯错不要紧,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嘛。”小女孩抽泣着说。
妈妈突然意识到是自己的情绪失控了,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解释,就否定了她的说法。
“对不起,妈妈错了。”妈妈愧疚的抱着女儿,想到孩子一直在外面玩儿,回来后真的没有上过厕所。
相信很多家长会很熟悉这一幕吧,如果在心情好时会更容易包容孩子的错误,如果在情绪差时会更容易挑剔孩子,向孩子发火后又会很后悔。
《说服》中提出了情绪波动将影响决策,情绪差时就会降低分辨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更容易被情绪说服。只有稳定的情绪,才能做出最客观的决定以及最佳的表现,我们如何做一个不吼不叫的父母呢?
1、镜子的功效
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就是镜子,能够让我们看见自己现在的样子,看到自己的内心。
父母们下班到家之后,不妨先去照照镜子,看看今天自己的情绪状态怎么样,是一张慈爱的脸还是一张暴躁的脸?
家长们及时排解工作中带来的不良情绪,要把爱带回家。
2、保证充足的睡眠
喜欢熬夜看手机、打游戏的父母们,多休息养养精神吧。 一个人睡的好,他的表现才会更好,当我们充分休息后,注意力会更集中,头脑更加清醒,会更愿意沟通。
在精力旺盛的情况下即使遇到熊孩子,我们也更容易能想到对付他的办法,而不会被他弄得团团转。
3、找准最佳时机
人不可能每个时间段都是精力旺盛的,当情绪处于消极或低潮时,不要做决定或发表言论,这样的状态下判断可能会有偏颇。
当情绪不好时我们要远离熊孩子,可以让家里其他人代为照料,等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再来陪孩子或者对其进行说教。
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尤其是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对孩子语言或暴力的伤害,你每一次发火的表情都会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成为他的模仿或者恐惧的对象。
让我们一起修炼成为慈爱的父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