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刻意练习》,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书。
我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年会节目是刻意练习,高考前做模拟试卷是刻意练习(当然这是为了迎合应试教育),面试前一遍又一遍的模拟场景突击加强自我推销能力这是刻意练习,再比如很多公司培训会着重role play这也是刻意练习。有没有发现,刻意练习快速见效迅速提升。那我们如何让刻意练习不只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我们曾经的刻意练习方法完全正确吗?在我们想要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怎样靠自我管理来进行刻意练习呢?
接下来分享三点书内的精华,答案就在分享的要点里,我们来找一找。这三点分别是情境中练习、走出舒适区和保持动力。
情境中练习
学习是为了应用,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所学更接地气呢,那就是在相似的场景中练习经验。
比如很多学完车的小伙伴因为在真实路况的开车经验不足,会请到陪练过渡一下,让自己在过渡中有个安全保障,同时也能积累到开车经验,这样很快就能上手单独开了。
但很多时候情境并不是现成的,需要我们去营造或去寻找。情境练习有以下几个要点。
001 创造共同学习的氛围。
“孟母三迁”大家都很熟悉,孟母不辞劳苦处心积虑的为孟子寻找适合学习的居住环境,可见她的教育观念很先进。我们可能没有这么重视教育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去读书会寻找读书写作的同好,这个时代就是这点好,总能找到属于你的组织。
002 找到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示范,让我们更快速的接近正确的学习目标。如果没有榜样会如何呢?那会像没有灯塔指引的海上航行,走哪一条路都可能是相反的方向。所以找到榜样也是让我们少走弯路。比如你做错了一件事,你并不知道,对比榜样后你就懂了然后去改正。但如果你不知道这是错误呢,那可能会一直错下去。
003 多情境运用。
老司机的经验来自于多个情境的运用,比如你学习演讲,那你学会了小范围内演讲,那大舞台上 你hold住吗?在友善的场合你能演讲,在很多孩子喧哗的场合,人们出出进进乱走的场合你也能安之若素吗?所以多场景运用对刻意练习非常有必要。
走出舒适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大家都熟知,这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普通人去到天才的通道。
但你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就推论,你完成一万小时的练习即可,你要想到这几个字不只是书名,它是厚厚的一本书呢。你需要的是深度练习,也就是不断的突破舒适区,到学习区学习,甚至要到你的恐慌区学习。相对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是你不了解的高阶联系,当打破了你的平衡后,这促使你不得不下功夫去全身心攻克新的难关,就像爬坡一样,过程会累,但在一直向上。比如你学习钢琴,满级十级,你一直停留在五级的内容中自我陶醉,那你永远到不了十级,即便你学二十万小时也成不了钢琴王子。你只有承受恐慌区的压力,不断的闯关,最终才能打下大boss。
保持动力
经历过无数次计划夭折的我,也无比明白保持动力有多么对么的重要。如果加油是物理作用给汽车提供动能,那保持动力就是给自己提供精神汽油。具体怎么做呢?
001 消除障碍。
当我们刻意练习时,会有懒惰阻碍我们,会有别人的白眼阻碍我们,会有本身的困难阻碍我们,所以阻碍重重。好不容易一个下班时间你想好好看书,然后朋友电话约你、订阅的综艺节目提醒你、微信里还有多条信息需要你回复。所以对于这些拦路虎,我们也要狠一点,切段与外界的联系,关手机关网,让干扰见鬼去吧。
002 设置小目标。
大目标难以实现,那就拆分下去,一步步来,当你的练习都是保质保量实打实的在做,你的慢其实也是快,但前提是你要保持小步快跑的动能,所以在每一个小目标完成的节点给自己一些奖励,就当是一次小庆祝会让自己的满足感得以成全,心理环境平衡了达成目标也就不会成为负累。
以上就是本书的三个要点,分别是:在情境中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刻意练习、保持刻意练习的动力。相信注意这三点,你也可以高效的刻意练习任何技能。
要早点了解刻意练习的精髓,我应该能考上北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