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到人事部门报到,领着我们几个新来的,去各个部门了解情况的那个三十多岁,瘦高瘦高的办事员就是杨林,那时他戴着一付老式眼镜,一付很严肃的表情。我当时刚毕业,不敢造次,一口一个杨老师叫着,于是他更摆谱了,神气活现。
后来在单位混熟了,才知道单位的同事根本没人叫他“杨老师”,有的甚至会亳不客气的当面就叫“杨大赖”,或者老杨林。而且这个杨大赖的名号在部门人尽皆知。
他得到这个“尊称”是实至名归的,这充分体现在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和竞赛上,无论是打扑克,下棋,还是打球,他都是为了不输,或想办法胜的情况下,使出各种解术,能耍赖则赖,每次人们气不过说他耍赖,他都是把眼镜往上一推露出一脸狡黠的笑,道:“这本来就是这样,我又没耍赖,不信你看……”知道其为人,大伙也就一笑了之了。当然杨大赖只在知道自己嬴不了的情况下,才想方设法不让自己输,这是他的智慧。
可是有一次大家都没有允许他耍赖,那就是在单位组织的运动会上,因为那届运动会各个部门是有积分排名的,而且团体和个人的奖品丰厚,人们都是很认真的对待。
杨林是本场的跳远裁判,当时大家都把跳远场地围成一圈,为自己部门的同事加油,比赛很激烈,进入决赛的成绩只有几厘米的差距,人们都盯着每位选手的跳远成绩,就在这种情况下,杨林又耍赖了,在决定进决赛最后的一跳后,他居然在众目睽睽下,给自己的同事的成绩多量了五厘米!这个成绩刚好可以进入决赛!太敏感了!
后来的场面可想而知,杨林被人围住,人们纷纷表示不可思议,“本来就是这样,我可没耍赖,不信你们看……”可这次人们仍旧不能放过他,大家要求重新再量,结果大白于现场,“我的眼镜反光,没看清楚。”他又耍赖了,人们不再信任他了,直到比赛结束,都有几个年青人自发的监督着老杨林。
……
一次在单位电梯里,我听到身后有两个年青人在小声议论“杨老师真能耍赖,每次打乒乓球,都赖,真没意思!”“就是,没有一次不耍赖的”另一个笑着说。
我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是两个脸嫩的就象猴屁股一样的家伙。我在回过头来的时候,没忍住,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