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作者: linwood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13:08 被阅读30次
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只要是真知,就一定会有行动,一定能做到,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如果知道而没有行动,那就表示你知道的不是真知。所以无法促成自己的行动。如果我们按现代的行为学、心理学、大脑科学等知识去解读这件事情的话,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有行动的人也在各种刺激下越来越多。但为什么行动成功的人很少,无数人在感叹,已经如此的努力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想法人人都有,但一个合适的想法就很少人有,一个与合适想法适配的行动那基本上就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想法和行动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而想法与成功更是根本不搭边,以为有了想法就离成功更近一步的看法,那时相当的不靠谱。那么真知和非真知的差别在哪里?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想法,看看想法的问题在哪里。

第一、要有成熟的想法:

想法又分为简单想法和成熟想法,一个简单的想法只是大脑的一种接收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记忆信息的一个过程而已,每一个人都有。它和行动之间还隔着分析评估,修改,然后形成一定的计划。找到激励点或者是兴奋点,然后再调整修改,慢慢的才会成为一个成熟想法。只有成熟的想法,才有开始行动的可能。

很多的简单想法都是陷于不断的分析评估和修改这个死循环中走不出来,因为无法找打兴奋点或激励。无法让大脑产生多巴胺,无法让大脑分配能量去行动。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过滤掉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想法了。

大部分人,只能想到这里,一直不停的变换各种简单的想法,然后自己不断的推翻,不断从新建立简单想法。从来没有让想法走到成熟的那一步。所以就感觉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无奈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多想法,很多创意,很多知识,但找不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机会,也没有人可以欣赏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就是怀才不遇的最多数的版本。

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简单的想法的经过多次的评估修改、调整后,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想法了。已经找到了激励点,准备开始制定计划,调配资源、开始行动了。但这种所谓成熟想法并不一定就是个正确合理的想法。所谓成熟,只不过是经过多次的分析调整和修改后,具有了一个完整形态的想法而已。是否是一个合理的想法,是否是一个或者有足够的信息进行过分析的想法,还不一定。如果这个时候想法不合理,不科学,不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的,那么这个想法后面的再多的行动也是无效的。所谓南辕北辙就是这个意思。你起码方向要对的,不是相反或者错误的。

第二、认知水平是正确行动方向的指南针:

开始行动的时候,最大问题就是个人的认知,比如阿里马云,它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的想法中,通过自己的认知,肯定了电子商务是未来的方向。从而得到了一个现在看来正确无比的想法和方向。他的认知怎么确认的,可能只有自己知道,或许就是一种感觉。很多时候,你可能是撞大运,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想法后,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否则肯定是没有然后。

京东则通过认知分析,认为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因此通过构建强大的物流能力,支撑起了现在的京东。老王则通过认知分析,觉察到了房地产的大势,从而全力以赴,不惜以高负债推动企业发展,以求用最快速度在黄金时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而老潘和李家,则通过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分析认为房地产已经到了顶峰,是个大泡沫,要避开这个大坑,因此他们采取的行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得到的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不一样的认知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不一样的看法会分别采取不一样的行动,不一样的行动决定了不一样的结果。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认知和对事物的看法的不同。

为什么老是觉得成功的人都讲得很有道理,除了因为他们有成功者的光环,还因为他们有不一样的认知水平。看见的东西也和我们普通人、失败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你看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孙悟空和唐僧对三大白骨精的看法,为什么差别如此大?

第三、行动并不意味着成功:

虽然前面已经筛选掉了百分之九十五,虽然已经闯过了很多的关卡,但很遗憾,行动和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行动都是失败的。因为行动的方向,力度、速度、效果、环境的协调,意外因素的控制等,都会影响行动的结果。

为什么这样,我们可以从这么一个现象进行分析。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企业是学习通用、IBM、微软、松下、索尼,学习松下幸之助、学习稻盛和夫、学习巴菲特那些成功的企业和名人获得了同样的成功的?。从现实来看,每一个企业或个人的成功,都是特例,都是不一样的成功。每一个现在成功的企业,或者是超越那些大企业的公司,都是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经营理念,有自己的经营思想,而不是照搬那些名企。如阿里腾讯、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

说明如果行动和成功之间有必然的联系,那么之间就存在所谓的可控因素,只要有可控因素,就能形成套路,就能复制,就能得到一样的结果。只有行动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充满着意外,才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才没有发展任何可以复制的行动过程。

就算是一个人走一遍同样的路,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看见不一样的风景,有不一样的速度。神如稻盛和夫,连创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再加拯救日航一次,这三次的行动的成功结果,恐怕是人类仅有,无法复制。

再看看中国历史,每一次的乱世到来,都是无数人揭竿而起(千万不要以为只是那个最后成功的人出来领导大家反抗的),然后经过不断的整合、淘汰,最后只能有一个人登顶。历史上几千年,成功这也就那几个人,刘秀、三国的三个人、然后又经过几百年的淘汰成就了李家,然后是赵家、朱家、爱新觉罗家和孙毛等几人,一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失败率可想而知,伟人都是靠无数的失败者支撑起来的。

大的成功,是几百几千人淘汰到最后一人;小的成功、个人的财富的成功,是几亿人淘汰到最后几百万人,基本上每十年一轮,这个淘汰率有多高,相信对比大成功也是只高不低了。

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成功的人凤毛麟角,大部分是普通人,贫富差距就是明显例证。要想成为少数,这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自古皆然。

现在机会多了,但人口基数也大了,竞争的人更加多了。所以,成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你必须要控制好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不要太过按别人的套路和经验去行事,不要太急于行动,要等待想法和计划的成熟。

时代在变化,基本上每十年每五年就有一轮趋势和潮流的机会,顺势而为,是一个比较保险的行动。在现代社会中,太悲观和太乐观都不是可取的,唯一可取的的就是理性结合乐观。只有理性乐观才是成功路上最好的指南针和导航地图。

有大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大脑沉浸于想法太多,特别是对成功后的结果和情景的想象过多,会导致大脑以为这件事情已经成功,会在想象的过程中分泌多巴胺激励自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大脑认为已经完成了这件事情了,就不在支持行动了。神奇吧,很多时候你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就是因为你想的太多了,误导了大脑而已。

相关文章

  • 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只要是真知,就一定会有行动,一定能做到,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如果知道而没有行动,那就表示...

  • 认知不协调,也许不是你的错

    认知,一定有行为吗? 未必 有行为,一定有认知吗? 也未必 (一) 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行合一”,...

  • 也谈“认知不协调”

    国人有句话,叫“知行合一”。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也就是说认知和行为保持一致,认知决定你的行为。但是,这次宁向...

  • 让“行动”来加速我们成长

    人类的认知是可以改变行为,反过来行为也是可以改变认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早就告诉过我们,从知到行中...

  • 知行难一

    中国有句话叫“知行合一”,“知”指认知,“行”就是行为,这是理想状态。一般我们认为,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

  • 读书笔记 || 知行合一

    王阳明有一句话,叫做“知行合一”,“知”即是指认知,“行”即是指行为。能做到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行为。 做不到知行...

  • 宁向东的管理学课:007讲,认知不协调|改变他人态度的秘诀

    【要点回顾】 1.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1)王阳明,知行合一,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 (...

  • 【认知与行为】

    【认知与行为】 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惟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你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

  • 当我们说认知升级的时候,是认知升级还是元认知升级?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元认知与认知。当我们说认知升级的时候,是认知升级还是元认知升级? 知行合一 这段时间我们总是听...

  • 知行合一的领悟

    知行合一的本质就是人的内心与世界现象的博弈后,二次认知现象的本质,并指导行动。 从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推知他的目的,...

网友评论

  • 静若青莲:学习🌹🌹🌹
  • 莲小湲:一件事情执念了,就易跑偏🌺🌺🌺
  • 科幻作者星洋:很多时候你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就是因为你想的太多了,误导了大脑而已。原来这样,学习了👍
  • 幽杨之落叶满天:前几天去宁波,才知道王阳明是宁波人,如今很火啊,做到知行合一也实在太难。
  • 马到成功程雨烟:孤单时,只有一个人独自听歌。伤心时,只有一个人独自听歌。一个孤独的世界。好羡慕黛玉有宝玉那样的知音,好羡慕小龙女有杨过那样的知音,好羡慕伯牙有子期那样的知音,而我什么都没有。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认知与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mr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