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记忆

作者: 高振朝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03:2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中国气象报副刊, 作者: 高振朝 ,文责自负。

面对洁白的观测场,仰望高耸的避雷针,我再次回到了曾经洒下汗水的地方——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气象局。

永和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所在气象局也属艰苦台站。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四年,这里的山水草木、同事的脸庞以及并肩携手的往事,也随着我的重返而清晰再现。

三十五年前的秋末,我受命到永和县气象局主持工作。刚来时,映入眼帘的是两排整齐的石窑洞,上面长满了高高的杂草,迎接我的同事大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局里一共五人,清一色男性。因条件艰苦,学校毕业的学生很难分配到这里。那时单位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到离站很远的芝河旁边的小水泉挑,而且每天都要排队,有时还要起早贪黑。每当遇到干旱时节,更是如此。有时无奈,只好挑河里的水应急。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观测场周围大家都分了块菜地,种着五花八门的菜。因干旱少雨,我们这些年轻人常到芝河里去挑水浇菜,有时还展开劳动竞赛,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但欢笑更多,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乐趣。

永和缺煤,为了节约,人们生火做饭都用鼓风机,电一停就没法做饭。于是,我也买了一把锋利的斧头,跟着他们上山砍柴。沿着崎岖的小路,我们谈笑风生,也不觉得累。小树林里,我们分头把那些干枯的树枝轻轻砍下。累了,就坐在草地上歇歇,渴了,就喝点随身携带的凉开水。歇息间,我们谈论工作、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有时面对山林呼唤几声,惬意得很。太阳西斜,我们便打道回府,迎着夕阳的余晖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回家了。

难以忘怀的是一个盛夏的傍晚,吃过晚饭的人们大部分还在外面纳凉。当一道明亮的闪电划破夜空之后,风起云涌,雷声隆隆,顷刻间,大雨铺天盖地而下。此时,听到的是迅雷的轰隆声、大风的呼呼声、大雨的哗哗声,还夹杂着儿童的哭喊声,看到的是男女老少急促奔跑、乱作一团的情景。稍后,平地积水满溢,下水道堵塞,四周山坡的洪水淤泥滚滚而来。此时,我们气象人,没有一个人退缩,有的跑进观测场保护仪器,有的照着手电观测着、报告雨量,有的在冒雨疏通着下水道……雷撼着,雨泼着,虽然个个都成了落汤鸡,但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不过多时,远处的山洪如万马奔腾咆哮着轰鸣而来,霎时间河槽边低洼处的房子、厂房被冲毁,桥梁、公路被冲断,电线杆、电话杆被冲走。翌日察看洪水留下的痕迹,那洪水最深处有十几米,真是有“山沟出平湖”的感觉。

奔流的记忆,那些大山深处工作的经历,以及那一晚的暴雨考验,最终成为我日后坚守气象岗位的基石。

相关文章

  • 大山深处的记忆

    那年我到乡农技站报道后,差不多在大山里呆了一年的时间。 开始工作后,接的第一个任务是到各村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跟年龄...

  • 大山深处的童年记忆

    自打小,就被灌输“头大当官,脚大踩山。”我就是后者脚大踩山。 小时候我跟在爷爷奶奶屁股后面,去山里,去田里...

  • 记忆深处的大山(一)

    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贪玩的大刘和我才想起该回队了。来的时候很痛快搭个车就下山了,可没有想到怎么回去,这可怎么办。看...

  • 大山深处的记忆(二)

    我们这次来劳动主要是农田改造。可是雪还在下。还是出不了工,土地都冻的硬邦邦的。可是大家伙可都没有闲着,有的打牌有的...

  • 记忆深处的大山(三)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大刘终于放下了书本邀约我和她去县城玩。我俩搭了个顺风车,看着满山的皑皑白雪,不由的大刘放声...

  • 路过

    我路过春夏记忆 在大山深处 瓦片碎成记忆 草芽儿 还是青青的模样

  • 归乡记:大山深处,最初的记忆

    文|张小晶 今夜,秋雨熙熙攘攘,静听滚落的雨珠,有一下没一下地打落在泥土地,看着已进入睡乡的外婆,思绪飘远,飘向最...

  • 大山深处

    欣赏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踢踏、踢踏的马蹄声 打破了山边的宁静 驾车的老人 戴着草帽甩着马鞭 从容,淡定,潇洒 稀奇...

  • 《大山深处》

    你是谁的父母, 谁又是你的儿女, 你慈祥眼里充满了孤独, 孤独是你的常态, 行将燃尽的余生, 余生换来生命的黑暗。...

  • 大山深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山深处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og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