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引:
有一天司马光拜访著名理学家邵康节,两人相谈甚欢。
临别时司马光忽然问:
“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邵康节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跨者不行;
(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无法走远。)
㊣自见者不明;
(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
㊣自是者不彰;
(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
㊣自伐者无功;
(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
㊣自矜者不长。
(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翻译
【第一句】
㊣企者不立;
1、
所谓“企”,就是踮起脚尖站着。
当然,一个人保持“企”的姿态,是难以站稳脚跟的。
即使勉强站稳,也不可能站得久。
这句话的寓意其实是: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2、
先讲一个典故:
东汉末年,汉室颓危。
各地军阀纷纷崛起,中央政权摇摇欲坠。
就在公元199年,荆州牧刘表终于按耐不住。
不仅拒绝向朝廷上贡纳税,而且还越礼行事,冒用天子的排场举行了一次郊外祭祀。
汉献帝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亲自下诏,对此事表示了严正抗议和强烈谴责。
但是,诏书在出宫的路上,被一个人拦了下来。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孔融,然后孔融上奏了一篇大名鼎鼎的文字叫《崇国防疏》。
——《后汉书·孔融传》
那么,孔融为什么要反对呢?
2、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了加州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了纽约的贫民社区。
然后他将停在贫民区的那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
结果,当天车就被偷走了。
然而停在中产阶级的那一辆,由于没动手脚,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
接着,津巴多教授用锤子把车敲了一个破洞。
结果,几小时后车就被“拐跑”了。
后来,根据这一项实验。
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林在1982年提出了一个影响巨大的理论叫:
“破窗效应。”
意思是:
一个安定平静的小区,如果有一家人的窗户破了,没有及时更换。
那么用不了几天,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其实很好理解:
比如一面干净整洁的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
那么很快的,墙上就会被涂写的乱七八糟,乌烟瘴气;
比如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如果出现了几片碎纸,没有及时打扫。
那么很快的,地上就会铺满各种各样的垃圾。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3、
现在,我们再回到孔融的《崇国防疏》。
孔融反对的理由就是:
朝廷外强中干,根本没有实力去讨伐刘表。
如此大张声势地发布谴责诏书,岂不等于是向天下人宣告:
“朝廷无力镇压,你们赶紧反叛吧!”
虽然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孔融不懂什么“破窗效应”,但是他深谙人性。
朝廷既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
假装天下无贼。
然后再暗中发展壮大,静待时机。
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去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发布一些“名不副实”的政令。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企者不立”。
最后,孔融成功地劝阻了汉献帝这一次“企立”的行为。
其实他的这一纸奏疏,从后来的局势推断,起码延长了东汉十几年的寿命。
4、
当然,也有的人因为一味地追求“企立”,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壮烈的一生。
比如,春秋时的一代霸君:
秦武王。
秦武王是怎么死的呢?
说出来你可能会忍俊不禁:
话说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去周朝的都城洛邑。
无意中发现了大禹在上古时期曾经铸就的九座宝鼎,秦武王本来力大无穷,好武尚勇。
于是当场兴起,非要跟秦国的一名大力士孟说比试举鼎。
没想到,孟说竟然举了起来。
秦武王不甘示弱,举起之后,还要走几步。
最终,不幸的一幕发生了。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
“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当然,“绝膑”(折断胫骨)的说法,据考证其实是一个错误。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绝脉”,论证的过程十分繁琐,这里不多赘述。
总而言之:
“绝膑”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冯梦龙的历史小说《新列国志》的精彩演绎,所以流传很广。
而一般正统的学者,比如王充的《论衡》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认为是“绝脉”。
也就是说:
秦武王是由于举鼎时用力过猛,筋脉不堪承受,当天晚上便气绝而亡。
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企者不立”吗?
5、
当然,秦武王虽然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但还算比较幸运,毕竟他的死并没有对秦国造成什么不可逆的损失。
而有的国君,智商就比秦武王欠费太多了。
秦武王虽然不明智,但也只是一个人在“企立”。
而此人自以为是不世明君,却干了一件举国“企立”的蠢事。
这个人在历史上被人称呼为:
息候。
他娶了一个很有名的夫人,史称息夫人,也叫"桃花夫人。”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讲他和息夫人的传奇故事,讲的是另外一段历史。
6、
这段历史记载于《左传·隐公十一年》: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土生土长着两个诸侯国。
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
公元前712年,两国的国君有一次发生了口角。
具体是什么原因,历史学家们也搞不清楚。
《左传》上也只交代了三个字:
“有违言。”
然后,息国的的国君,也就是“息候”咽不下这口气。
最后一拍桌子:
“打!”
于是调兵谴将,准备讨伐郑国。
这时候,有人就劝告说:
“郑国兵多将广,国力强盛。
况且郑庄公乃是一代雄主,曾两次击败五国联军。
千万不可轻敌,万一失败......”
息候一脸不快,打断道:
“你是说寡人的德行不如他吗?寡人的国力不如他吗?寡人的英明不如他吗?”
此人只好悄然而退,其实心里暗骂:
“你以为自己踮着脚尖,就算长高了吗?”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
息候大败而归,息国军力大减,从此一蹶不振。
而一个国家的威信扫地,往往只是国力衰退的开始而已。
尤其是一个弱国,如果战争失败:
无异于是一只流血的羚羊向一群狮子展示了自己伤口。
这种“破窗效应”一旦出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也敢打。
时间一久,小人们自然越聚越多,君子贤臣只能越躲越远。
最终,就会形成一种政治生态上的恶性循环。
果然,几十年后息国就被楚国所灭。
7、
我们可以想象,老子在图书馆里翻阅典籍时。
一定会时不时地看到类似于息候或者秦武王这种不自量力的人,抱着一种“企立”的心态,做一些“力所不及”的怪事。
所以老子才会感叹道:
“企者不立。”
老子的叹息,流传了一千多年后。
有一天司马光拜访了著名理学家邵康节,两人相谈甚欢。
临别时司马光忽然问:
“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邵康节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
“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邵伯温《 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 》
没错,邵康节早就告诉我们:
那些踮起脚尖生活的人,永远也撑不起自己的梦想。
㊣跨者不行;
1、
先来欣赏一幕喜剧:
春秋时期,公元前500年的一天,齐景公正在外面游玩。
忽然飞马来报:“相国晏子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否则怕是见不上最后一面了。”
景公立马从椅子上跳起来,高声喊道:
“快快准备高车良马,让国士韩枢为我驾车。”
齐景公坐在车上,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
忽然觉得第一马夫韩枢赶车太慢了,于是夺过马鞭,亲自驾车。
没走多远,景公又觉得这是什么神驹良马啊,跑的这么慢!
于是干脆跳下车来,徒步奔跑。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说五 》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
齐景公一路上先后四次跳下马车,边跑边哭。
跑一会儿落在了后面,再重新登上马车。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他很可能不只一次地将韩枢踹到路边,自己“越鞭代驾”。
结果,当然是延误了不少行期。
最后赶回都城的时候,晏子已经死了。
——《晏子春秋·卷八·第十六》
2、
如果齐景公不是太着急的话,不是以“跨行”的心态往回赶的话。
也许,还能赶得回去与晏子诀别。
可惜,世事往往是孔子所教导的“欲速则不达。”
后来南宋的理学家陈普就作了一句诗说:
“欲速则不达,骤进只取亡。”
齐景公虽然被后人嘲笑了几千年,毕竟只是“欲速则不达”而已,并没有“车毁人亡”。
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因为想“跨行”,结果却换了一个“骤进取亡”的悲剧。
3、
比如在2017年的夏天,有一篇新闻报道说:
山东的一名男子在上班途中,看见一名学生溺水。
二话不说,跳水救人。
结果被垂死挣扎的学生缠住不放,最终,两人一起溺亡。
这名男子的初心不可谓不好,勇气不可谓不高。
但是,他救人的时候太心急了。
他犯了一个跟齐景公一样的错误,以自己主观感受代替了客观事实。
最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他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
4、
在一次救助公益的演讲课上,台上的老师讲道:
“跳水救人之前,一定要先脱掉衣服。”
有一位听课者站起来打断说:
“救人刻不容缓,脱衣服的话不是就浪费了几十秒的时间吗?”
这位老师扶了扶眼镜,反问道:
“你觉得溺水者挣扎的时候,是有意识的还是本能的?”
听课想了想说:“本能的吧。”
老师又反问道:
“那你觉得溺水者抓住一个东西会轻易放手吗?”
听课者立刻回答道:“我想不会。”
老师继续反问道:
“那你觉得溺水者最容易抓到救人者身上的什么东西?”
这时候台下的听众们异口同声地说:
“衣服。”
然后这位老师接着说:
“当你跳下水的时候,不仅要先脱衣服,而且要尽量从他的背后靠近,施以援手, 绝不要正面去接近溺水者。
有时候,为了避免他的“胡搅蛮缠”对你造成不良干扰。
你甚至要让他多溺一会儿,等到他无意识之后,再把他以最快的速度拖上岸。
如果你不按这条规律来,为了速度,强行“生拉硬拽”。
那你最大的可能是成为一个殉葬者,而不是救人者。”
老师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
我大体查阅了一下近几年来关于拯救溺水者的新闻,发现确实如此。
凡是跳水救人者最后“殉葬”的人,除了极少一部分是由于救人太多而精疲力尽溺亡的。
剩下的:
要么是没脱衣服;
要么是没有从背后靠近;
甚至还有的人不会游泳就跳下水施救。
当然,他们的精神可贵,勇气可嘉。
但是,他们的行为并不值得我们效仿,反而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
6、
其实老子的所谓的“跨者不行”,指的就是有些人做事情:
“没有章法,不按规律,缺乏自知之明,一心只求速成。”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壮志未酬,功败垂成。
苏格拉底就经常教导人们说:
“一个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人,如果让他去驾船远航或者带军远征。
那么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蒙受羞辱和痛苦。”
——(古希腊)色诺芬《苏格拉底回忆录·第一卷·第七章》
所以当苏格拉底听说柏拉图的堂弟格劳孔天天吹嘘自己立志要当一名城邦领袖的时候,就找了个机会在大街上喊住了格劳孔。
于是,历史上从此多了一番深刻而有趣的对话。
不过,原文实在是太啰嗦,而且条理十分繁琐。
所以我对原文做了一番微整形手术,使它的面目更加清晰可人:
苏格拉底:“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必须要对城邦有所贡献,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和推崇。”
格劳孔:“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格拉底:“你是不是应该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呢?比如增加一下富人的税收,削减一些军队的开支。”
格劳孔:“这个嘛,我还没考虑过。”
苏格拉底:“那就先放一放,我们讨论其他的。”
格劳孔:“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我们通过掠夺敌人来增加城邦的财富。”
苏格拉底:“这个办法相当好,但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你先跟我说一说城邦里的海军和陆军各有多少,优势在哪里,后勤怎么保障。然后再分析一下敌国的军事力量和作战风格。”
格劳孔:“这个,我目前还不太清楚。”
苏格拉底:“那好,这个问题也可以暂时搁一搁。”
格劳孔:“不过,我觉得城邦周围的一些防御工事应该全部拆除,每年花费的支出那么大,防守却那么糟糕,简直是财政的浪费。”
苏格拉底:“噢?没想到你还挺有主见的。不过你怎么知道防守得不好呢?你亲自出城考察过?”
格劳孔:“那倒没有,这目前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苏格拉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梦游的人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的。我再问你,如果我们的城邦遭遇围困,那么全城的粮食够我们支撑多久?如果更不幸再遭遇饥荒,你又有什么好办法安抚流民呢?”
格劳孔:“你说的这些事情都太玄乎了吧,谁能考虑得那么远那么多呢?”
苏格拉底:“好,我们的城邦有一万多户,让你同时考虑他们的境况和满足他们的需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 你就从解决一家一户的困难做起吧,比如你的叔父最近不是总嫌物价太贵吗?总说城邦不好吗?”
格劳孔:“嗨,他根本就听不进我的良言。”
苏格拉底:“你他妈的!连你叔父一个人都摆不平,还想说服整个雅典城邦的人?!”
——以上内容改编自色诺芬《苏格拉底回忆录·第三卷·第六章》
7、
当时才十九岁的格劳孔被苏格拉底指着鼻子一顿臭骂,估计是被骂醒了。
后来雅典领导人的名单上,确实没有出现格劳孔这三个字。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
格劳孔自己有一天“梦游”的时候,撞到南墙撞醒了。
也或者是:
格劳孔抱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一直睡到生命停止。
我认真地调查了一下,发现格劳孔除了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经常与苏格拉底抬杠以外。
他终其一生,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闪光的成就。
8、
如果有人问老子:
“什么是“跨者不行”?”
老子一定会眯着笑脸说:
格劳孔的人生,就是证明。
当然,如果老子认识格劳孔的话。
第二十四章上半部分【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