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禅学老师经常对我们耳提面命:修行就要真修实干,干说不练那就是假把式,不可能找到生命的真相。
放到写作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切法皆是佛法,真修实干才可悟真谛)。
未执笔落纸前,心里的妄想就可多了:一念是“写作不难啊”,一念是“好像别人写的很好,自己能行吗?”,又一念是“写作能挣钱吗”…一念又一念的,半天过去了,文章还未开始动呢,动笔的念头已经被妄念逼到墙角了。
只有开始日更后,才是真正在修炼写作能力,也是真正在不断找到正确的写作方向。
坚持日更,会发现:灵感不是说有就有,起初是迫于采集素材的压力,我们会更关注当下的感受和心境、更留意身边的人和物。
此话怎讲?不是常有人说“文字源于生活”嘛。为了挖掘写作素材,我们可能会放下刷抖音的手机,开始慢慢去觉察生活的种种。在禅学里,有个词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下雨时,可能会觉察雨声嘀嗒嘀嗒作响(耳根);在花园里散步时,不再想着手机里的微信消息,而把目光放在花朵和叶子上(眼根),用鼻子深吸香气(鼻根),脑里联想到了“春天、阳光、希望”…唔?文字的灵感好像又有了?这会不会就是禅学的“正念觉察”呢?有待深究。
坚持日更,也会发现:一气呵成写出的内容,总有可以补充和修改的地方,怪不得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笑)。
坚持日更,还会发现:输入与输出可以是同时发生的。譬如,看书时,有意关注和学习有价值的内容(输入),而又马上抛出疑问,进行反思、归纳、演绎等(输出)。又譬如,看到喜欢的行文风格,又在读书笔记上模仿,也是输入输出的同步。
有时,自己常会立flag:以后要怎样怎样的努力,以后要如何如何之云云。结果,常常空有想法,过了一段时间却抛诸脑后了。心灵鸡汤常讲“活在当下”,我猜它的出处是不是禅学?
当下,即是用功之时。
今天年廿八,广东人喜欢“洗邋遢”,搞好大清洁,除旧迎新。
上午全家总动员,搞花园卫生。趁女儿午睡,写完日更,继续干活去喽。真修实干去,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