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水龙吟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5-17 05:54 被阅读0次
夜读:水龙吟2

辛弃疾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其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

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

在祖国遭受敌人蹂躏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该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凶残。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

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势分不开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国抗敌的有识之士却百般压制打击,直至迫害镇压,使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付之东流。因此,在指出辛词中经常流露的隐退闲居这一消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这是一首登临之作。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笔墨集中用于抒写主战与主和这一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之点上。

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倚天万里须长剑!”也就是说,要用自卫反击和收复失地的战争来消灭人侵之敌,下面紧扣双溪楼引出宝剑落水的传说。

这里的宝剑既指坚持抗敌的军民,又是作者自况。这是第一层。从“人言此地”到上片结尾是第二层。作者通过“潭空水冷”、“风雷怒,鱼龙惨”来说明,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

下片换头至“一时登览”,是第三层。正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所以词人才产生“不妨高卧”这种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

相关文章

  • 夜读:水龙吟2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

  • 夜读:水龙吟1

    惯于静夜读诗词,时光如水,浸润身心。恰逢周末闲暇,细细品读苏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

  • 夜读:水龙吟3

    夜阑卧读,杨花无情人有情;东坡已逝,此时无声胜有声。渐入佳境,方知艺术之精妙;忽至仙界,才称万象之奇崛。苏东坡的《...

  • 夜读:水龙吟6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几句既摄思妇之魂,又传杨花之神。游子远去,思妇怀人不归,常引起恼人春梦。柳...

  • 夜读:水龙吟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

  • 夜读:水龙吟4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执。归纳起来,观点有三:一说“原唱”优于“和词”,“...

  • 夜读苏轼的《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

  • 水龙吟·为你留白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苏轼体,词林正韵。 水龙吟•为君留白 □ 雲末 序:夜读王嘉《拾遗记》苌叔事,...

  • 水龙吟

    我写论文写了好多的水龙吟。 水龙吟,此调以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 据说,“水龙吟”...

  • 喜欢的一首词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题作《水龙吟·次韵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水龙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pb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