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缘”大熊自留地诗界
浦漾棹歌21 | 《寻梅》《法喜禅寺》《穰园》

浦漾棹歌21 | 《寻梅》《法喜禅寺》《穰园》

作者: 文生修道 | 来源:发表于2024-04-06 19:57 被阅读0次

        《浦漾棹歌·寻梅》

          十字漾西月洒银,

          梅园寻梅总伤神。

          梅屋且喜看书稳,

          爱此云水奉养真。

      注:南宋文人许棐曾隐居通元镇东秦溪、乌丘塘交叉十字漾西口,植梅成林,造屋读书,自称梅屋,后人称其地为梅园里。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六九:“塘连銕琐浪翻银,夕汐朝潮若有神。郎信不如潮信稳,佳期三五总非真。

    《浦漾棹歌·法喜禅寺》

          通玄古刹则天封,

          良準犹鸣日暮钟。

          法喜禅寺缁尘老,

          十六迎会映天红。

      注:法喜禅寺,原名通玄寺,唐则天皇后时移至鲍郎市(今通元集镇),宋祥符元年赐额法喜寺,有高僧良準传说甚广。农历二月十六迎会,庙场人山人海,通宵达旦。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七十:“祗园幽静碧苔封,楼阁荒凉落晓钟。细雨莺声春未老,杏花楼外杏花红。”(杏花楼在海盐资圣寺,王文成公读书处。)

        《浦漾棹歌·穰园》

          菊簃花黄衣轻裘,

          眺赏不过列翠楼。

          新月望云暗香趣,

          花潭叶屿一野舟。

      注:清代明经胡文蔚在通元镇西菱角尖筑“穰园”,读书、教学。内有菊簃、列翠楼、新月榭、望云亭、梅花厅、花潭叶屿亭、爱好山庄诸胜。今已废。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七一:“湖天风雪逼轻裘,酒满深杯月满楼。羡煞黄门添冷趣,芳洲雪夜有归舟。”(明黄门张靖之筑“一笑山雪夜归舟”于“芳洲草堂”之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浦漾棹歌21 | 《寻梅》《法喜禅寺》《穰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qz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