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不冲淋浴,脱完衣服,就直奔大池子里泡澡?
不知道。
目光所及,先去淋浴间,把浑身上下冲洗一遍,再到大池子里泡澡的人,不多。
“习惯,个人习惯,国人习惯。唉!”
浴池老板,提溜着浴筐儿,歪着脑袋瞅了瞅热水池子里,挤挤擦擦的浴客,嘴巴里嘟囔着。
从我身边慢慢蹭过去的那一刻,冲着我,咧咧嘴儿,点了点头儿。一支胳膊,手心向上,摊开耸肩,算是跟我打了个招呼。
当然,还有再一次回应一下我的意思。
我曾经给浴池的老板,提出过不止一次的建议。
如果墙上贴着的那几个大字不好使,或者是浴客们不识字,站位服务的服务生,可以尝试一下口头提醒。
不厌其烦的那种。
万一有人,真的不懂先冲后洗的道理呢。
老板一口一串儿“难 、难、难”。
老板双手抱着肩膀,慢腾腾蹲进热水池子的一刹那,我忽然发现,他的头发,居然是干的……
小时候,姥爷管洗澡叫“烫澡”,听起来,总觉得有些奇奇怪怪的。
不过,洗澡的时候,从来没见过他离开过那个,上面还冒着一层层热气的热水池子。
这的确是真的。
也有几次,我咬着牙,壮着胆儿,用脚尖儿,试了试热水池子里的水。但是,每一次,都在飞快地抽回脚丫儿的那一刻,就彻彻底底放弃了下热水池子的念头。
上初中之前,我自己洗澡的方式,极其简单。
美其名曰也叫泡澡,其实,就是跳进温水池子里,憋一口气儿,扎两个猛子,浑身上下沾沾水儿,就算完事。
知道有人管洗澡叫“冲凉”,是工作之后的事儿了。
当时,我所在的部队里,有个来自广东汕头的排长。
他曾经瞪着他那双,无论怎么瞪,都瞪不大的小眼睛,很认真地告诉过我,不止是他们说粤语的地区,管洗澡叫“冲凉”,而是,长江以南地区,都这么叫。
但是,据我所知,根本不是这样的。
九十年初期,我曾经去过座落在长江以北的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出差。
当地人也管洗澡,叫冲凉。
在合肥工作,将近两个月。对于打小就在洗澡堂子里,泡惯了澡的东北人,无论如何都习惯不了,那种只冲不泡的洗澡模式。
实话实说,那个四十五六度的热水池子,泡一会儿可以,时间太久,谁都受不了。
不过,那个稍微大一点的温水池子里面,四十度左右的水温,泡澡倒是正合适。
可是,这种正️合适的地方,对谁来说,都正合适。
自然,在里面“过水”的人,也就越多。
眼看着那些脱光衣服,就往温水池里冲的人,对贴在浴池墙上,最最醒目位置的那条“先冲后泡”的小提示,视若无睹,我不得釆取“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
池子里面的水温,高一点儿,咱可以慢慢适应。
可是,直击眼眶子的恶心,咱是真忍不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