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孩子在家里。年轻人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好多年轻人依然在外上班,所不同的是,会在城里买房子。这样,平时城里房就空着,大过年的,回来就住上了。然后,年轻人的父母自己或者带着孙子一起到城里,和年轻人们过年。
年轻人的爷爷奶奶怎么办?一般是不会同去的。就这样,城里,年轻人和父母、孩子三代人其乐融融过春节,在明亮洁白的房子里欢声笑语。

农村,年轻人的爷爷奶奶,就俩,做几个小菜,一个火锅,在土房子里边吃边聊,冷冷清清。本来应该是儿孙满堂,一桌人很挤,热热闹闹的场面,就因为新房子的出现,使得家人们分散两地,爷爷奶奶依然坚守在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上。
爷爷奶奶为什么不一起去?大过年的锁门不像样。老辈规矩,大过年的锁门不合适,爷爷奶奶们真的是守规循矩吗?
当然不全是,过了大年,盼初一,过了初一盼初二。
爷爷奶奶,一般都是七八个儿女,那时候的人,怎么也不会少于五个。如果跟随去了城里,自己嫁出去的女儿们,正月是不是都不用来拜年了。
这样,挨个给女儿女婿们打电话,你们正月迟几天来拜年,我们去城里了,真的好吗?
老人,怎么也不可能忘根,老了,就盼望儿女回来看看,平时大家都忙,好不容易春节可以一起聚聚。
女儿中间,有的也是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人了。一般,没有当的,都会初一回娘家拜年,当了的,就会在自己家等儿女们拜年,初二在一起拜年。这得牵扯到多少家庭呀?怎么可能随随便便不在家,门上挂把锁了事。
其实,大可不必撇下老人自己在老家。
有车的,可以提前几天一大家人都到城市家里,过春节,四世同堂热热闹闹,然后,大年初一很早,又一车人返回到老家。这样,团圆饭美满,又不耽误初一招待拜年的子孙。
没车的,就年轻人直接回老家,大家开开心心过大年。正月的时候,该去的去城里,该拜年的拜年,两不误。
说到底,怎么也不能因为房子的问题,让爷爷奶奶分开吃一年一次的团圆饭。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分开两家不是唯一的选择。
爷爷奶奶不容易,老了,更需要欢聚一堂的场面,不要让老人心无所依。
在哪儿过年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是过年的正确方式。上为父母,下为儿女,自古有之,父母、年轻人都是有上有下之人,尽量做到上下都顾及好,而不是顾此失彼。
现在的人有钱了,随之而来的是离多聚少,各有各的小家,都忙着呢。在仅有的几天年假里,尽量做事考虑周全,保证一个大家庭的温暖,让年具备它应有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