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一句话,除了影响着他人如何回应外,更决定着对方是否接受你的请求。
只要使用一些小技巧,对方点头的机率就会跟着大幅提升,快来学习一下这3个很实用的说服技巧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7009/f4491168c77031e0.jpg)
01 让时间紧迫感帮你完成说服
这是因为——在做决策时,我们的大脑对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那些很有可能一去不返的事物总是特别敏感。
比如:一个和你交情一般的同学,你们平常并不会特别约出来。但突然听说他要出国,以后不回来了,你们一定会见上一面,而且分别时还很不舍。
再比如:电视购物频道的主持人在推销打折商品时,屏幕上肯定会打出一个时间倒计时。这就是在营造一种时间紧迫感,让你觉得错过这次,就买不到了。
根据这个原理,在要电话号码时,或许你可以这么说:“美女,不好意思,我刚才一见到你,就被你吸引住了,很想认识你。但我现在有事要赶着离开,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吗?”
当一个女孩看到你时,她脑中面对两种可能:这是个好男孩 or 这人不怎么样。
通常状况下,人的大脑会偷懒,它会用最省事的方法——先不给你电话,而是看你的行为和表现,等判断清楚后再决定下一步,这叫做“决策延迟”。
而当听说你即将离开,如果不给联系方式就再也见不到的时候,女孩面对的选择就发生了变化:如果男孩不怎么样,大不了拉黑他;但万一他要真的是真命天子,不给电话岂不是错过了?
在时间的紧迫感下,人的大脑往往会从偷懒模式切换到安全模式,即用最保险的方法提前做决策——先留个电话再说。
如果只是拿这个技巧来跟女孩要电话,就太大材小用了。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用一些很小但却明确的元素,重新组装我们的论点与资讯来说服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7009/6b6b51747c0b4849.jpg)
02 暗示“稀缺性”
通俗点来说,就是让对方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在“双十一”买那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这样的电商大减价一年仅此一次,具有“稀缺性”。
为什么电视购物节目,在售卖某件量产产品时,会时刻播报这件产品仅剩多少件?也是在暗示“稀缺性”,说服你赶紧来抢购。
为什么很多售楼小姐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会告诉客户“这是我专门向领导申请的折扣”?其实也是在暗示“稀缺性”——“你这次不买,以后就没有这个折扣”了。
人类对于失去某件东西的感知强度要远大于得到某件东西。当你在说服的过程中暗示了“稀缺性”,对方就会产生“卧槽,这次要是不XX,下次就没有机会了”。
在对方的脑海中,把错过这次机会和痛苦的感受建立起联系,那么成功说服的把握就会大增。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7009/a3f2136a4b7add83.jpg)
03 借用情绪
1.好心情效应
当信息与好心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好心情有利于增强说服力:一方面有利于个体进行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它与信息相联系。
当人们有好心情时,人们更快做出决定,更多依赖外周线索。
贾尼斯及其同事的实验发现,在阅读信息时让耶鲁大学学生享用花生和可乐,更容易被说服。
2.唤起恐惧效应
信息也可以通过引发消极的情绪起作用。当我们试图减少人们吸烟量、小心驾驶时,能唤起恐惧情绪的信息是有效的。
不太恰当地栗子,比如对于想抑制食欲的人让他看看冷色系食物,这个我觉得倒不是唤起的恐怖情绪,不过也是一种消极情绪。
再比如之前有关“国产烟盒可以恐怖点”这种讨论,这是以唤起恐惧心理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达。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总是有效,阿伦森注意到恐惧心理和令人愉快的行为有关时,结果通常不会引发行为改变而是否认事实。
只有在让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的同时,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唤起的恐惧心理才更加有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7009/0656565b521d3687.jpg)
这3个说服技巧,你学会了吗?
— END —
今日互动:你是怎样拿到心仪女生的电话?
PS:更多干货技能,请移步公众号【霸王课订阅号】(ID:bawangke123)
![](https://img.haomeiwen.com/i8917009/1c3da7e77f0955c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