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心支持环保,就应该学一点苦行僧的精神,过一过尽量简朴的生活。我们厌恶高耸的烟囱喷出的烟气污染了天际,我们谴责从工厂排出的化学废料让江河变色。低碳环保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下所有人信手拈来的口头禅,但是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依旧每天都要用很多电,开很多车,需要用形形色色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装点自身,拼了命的攒银子也要买到好看的包包和酷炫的电子产品。
当我们在诗意中憧憬自然原生的美景,当我们在多愁善感中哀叹曾经良好环境的逝去,我们似乎都陷入了一种集体遗忘,忘记了几乎没有人是故意要去污染环境这一基本的道理。那些需要遭到千夫所指的排污大户们,其实只是在完成他们对于市场的核心职责——回应需求,提供产品。他们可以活,只能证明客户对于满足需求这件事的迫切程度仍然高于环保。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人类对于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向来是反应迟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人多地狭的香港,有的垃圾堆填区都快和居民区贴在一起了。即便这样,作为外人,仍然没有看出香港人在减低垃圾增量方面有与众不同的忧患意识。
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和需求相生相伴的污染,自然也是实打实的。聪明的人和国家可以把重污染的产业驱赶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把自家小地盘搞得干干净净,但这纯粹是作鸵鸟罢了。只要人类还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环保问题永远都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别忘了,生态系统、大气和海洋环流神马的从来都是全球性的。
即便认识到这一点,人类的环保努力在污染面前有时仍旧略显无力。需求是花样迭出、永无止境的,但环保的技术却总是有滞后性的。别的不说,为什么全人类每年都要为减排多少二氧化碳在联合国吵一次?因为这件事情对大家来说都没有那么容易啊。若论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工厂全关门、冬天掐暖气。但有谁会愿意这样做呢?
除此之外,也不能忘了那些在相关产业工作的人。平心而议,对大多数人而言,除非迫不得已或者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谁会轻易转换自己的工作呢?环保之后一大帮子人的生计问题该怎么办呢?这些人,也是些鲜活的生命,家里都有人等着他们拿回钱来养活。别告诉我他们可以很快在新兴的产业里找到新工作。且不说新兴产业能提供的位子有多少,扪心自问,跨专业的换工作真的有那么容易么?
所以这就是我尤其讨厌“环保小清新”的地方。虽然说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看世界、过生活的,但这同样不妨碍你为别人考虑一下。“环保小清新”令人鄙夷之处,恰恰在于过度自我中心——要继续维护自己的消费水平,同时又要求无污染的青山绿水;在键盘上挥斥方遒要求各种关停,却从来没有想过环保背后别人的生计问题。也就是不拿别人当回事,还觉得挺高尚。这种想法,不是脑残,就是自私,可能还是一种虚伪。
或者,“环保”这个口号对他们而言,更像是卡地亚的耳环、劳力士的手表,抓起来戴在身上,让自己闪闪发亮、优越感陡升。
何其好笑。
所以,环保是全人类都应该为之努力的宏大事业,但更应该成为私人生活的一部分。减少个人不必要的消费,恰恰是从根源上治理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环保是一个响当当的口号,但同样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事情。每个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便是功德无量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事情。你这一秒做了,下一秒就会迎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