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摘
《自恋时代》是一本聚焦自恋人格特质的书,帮助大家正确认清自恋。本书以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为脉络,全方位阐释了自恋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指明了自恋背后的心理驱动力和导致自恋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并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研究,给出了应对自恋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远离自恋人格。
适合谁读
· 创业者
· 想摆脱自恋的人
· 陷入自恋而不自知的人
关于作者
简·M.腾格,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我一代》等,文章常刊登于《时代周刊》、《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刊,《NBC日界线》等节目也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W.基斯·坎贝尔,美国乔治亚大学心理系教授。他的有关自恋的研究成果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福布斯新闻频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其研究进行过报道。此外,他还著有《当你爱上一个只爱自己的人》等书。
学什么?如何警惕自我膨胀,远离自恋人格
你是否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你是否对他人提出的批评表现出极度地反感和抵触?你是否经常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客观理由甚至转嫁给别人?如果上述表现非常强烈,那你很有可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那么,“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不良影响呢?
《自恋时代》就回答了这些问题。全书通过媒体报道、名人轶事等具体案例,帮助大家认清自恋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给出应对自恋流行趋势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主动与他人建立连接,从而远离自恋陷阱,成为真正的强者。
你还会发现
· 自恋者的“现实扭曲”心理有什么表现;
· 宽松的信贷是如何加剧自我膨胀的;
· 李白的哪些方面体现了他的自恋。
一、心理层面:自恋有哪些典型症状、自恋者有哪些心理特质
“自恋”的英文是narcissism ['nɑrsɪ'sɪzəm],它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美少年那喀索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每天对着水面自我欣赏,最后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于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那喀索斯”作为自恋的词源。
自1898年起,弗洛依德等心理学家把这个词挪用到临床精神病学上,作为一种人格特质进行研究。1968年,美国心理分析学会把自恋定义成:“一种把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态现象”。
1914 年,弗洛伊德写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论自恋》,在文章中,他把自恋分为原始自恋和继发自恋两种。弗洛依德认为,人在婴儿期都是自恋的,婴儿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哭就有奶吃,一叫就有人来哄,父母天然是为他服务的,这种自恋就叫作原始自恋,是人的生存本能。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这种爱自己的欲望会转化为爱他人的能力,但如果这个转化过程中遭受了挫折,比如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或者遭到父母的贬低和打击,孩子就会用幻想的自我意念来补偿自己受损的自尊,把理想化的自我当成爱的对象,这就产生了继发自恋。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看,继发自恋是一种病理性自恋,典型代表就是开头咱们提到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弗洛伊德之后,有不少心理学家对这种自恋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但是基本上,他们都认可原生家庭是形成自恋的根源。
书中对“继发自恋”的典型表现进行了总结,比如:“自我认识膨胀”,“过分痴迷外表”,“拥有优越感和特权感”,“人际关系肤浅”等等,而且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对这些表现背后的心理驱动力进行了解释,归纳起来,可以用三个心理学名词来概括,分别是:“现实扭曲”、“自我投注”和“羞耻逃离”。这听上去有点“不明觉厉”,下面我们分别用通俗的语言来讲一讲。
先来说说第一个名词,“现实扭曲”。
所谓“现实扭曲”,指的是自恋者会把理想化的自我当作真实的自我来看待,就像一只自恋的小猫照镜子,它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一只威猛的大老虎。
英国作家狄更斯有一部小说叫《董贝父子》,很形象地描写了这种“现实扭曲”。在小说主角董贝先生看来,“地球是被上帝造来让他做生意的;太阳和月亮是造来给他光亮的;江河大海是造来供他的船在上面航行的;彩虹是用来给他预报好天气的……”。
自恋者的这种“现实扭曲”心理,还表现为自我美化倾向。作者在书中举例说,在美国著名的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上,标签为“我”和“自拍”的照片超过了3.6亿张。
这些照片都是网友自己上传的,而且绝大多数都经过了美颜处理。再比如,我们中国的拍照软件“美图秀秀”如今火遍全球,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如果你突然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到处都是迷人的自拍,那么你应该感谢这个来自中国的应用。”美颜软件把我们的“实际相貌”修饰为“期望相貌”,而自恋者会在内心深处相信,美颜后的相貌才是自己实际的样子。
第二个名词叫,“自我投注”。
这里说的“投注”不是赌博或买彩票时的投注,在心理学上,“投注”指的是人的心理和情感能量的渗透和投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情感上的“投入和关注”。
自恋者的“自我投注”是说,他们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自身,即使把情感能量投注向他人,也会最终反射到自己身上。具体的表现是缺乏对别人的共情能力,在与人交谈时,总会把话题转成“我如何如何”。
比如,一个人说自己喜欢做饭,他就会马上打断对方说,我曾经跟米奇林餐厅大餐学过烤牛排;再比如,一个人在围棋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正常人都会顾及对方的沮丧情绪,安慰说:“今天没发挥好啊,改天再比一场”;但如果他是个自恋者,很可能就会手舞足蹈,对着失败的朋友大喊,“臭棋篓子,不行了吧,又输了吧!”
讲了“扭曲现实”和“自我投注”,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个名词,“羞耻逃离”。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赛明顿认为,自恋者的内心有一个空洞,他们的内在没有支撑自己生命价值的力量。虽然他们心里装不下别人,但是他们又格外依附他人。他们会把从别人那里收集来的赞美,像香水一样抹在皮肤上来自我陶醉,一旦这种借来的香气散尽,他们的优越感也会崩塌。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羞耻逃离”。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一起校园枪击案轰动了全球。23岁的韩裔大学生赵承熙开枪杀死了32个人,开枪原因仅仅是自己的作品被出版社退稿。赵承熙觉得没人欣赏自己的才华,就把怒火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
他在遗书中写道:“你们撕裂了我的心,强暴了我的灵魂,将我的良知付之一炬,多亏了你们,我才能像耶稣基督一样死去。”这是典型的“羞耻逃离”的例子。正因为“羞耻逃离”容易激发暴力倾向,所以自恋也被一些心理学家列为暗黑人格。
虽然说自恋属于暗黑人格,但自恋者往往会给人“有能力、有魅力”的印象。加拿大犯罪心理学家罗伯特·黑尔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了上百个精神变态的案例,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在监狱或医院里,有些就在董事会里。”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公认的超级自恋者。我们以前读《乔布斯传》的时候,书中就讲过,乔布斯身上有一种“现实扭曲力场”,他曾经让员工在4天之内设计出一款“打砖块”游戏,以往开发这样一款游戏起码要花几个月时间,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目标很荒唐,但乔布斯让他们相信一定可以,结果他们竟然真的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乔布斯的这种“现实扭曲力场”,使苹果公司成为当今最具想像力的企业。但是,这种扭曲现实的观念也带来了恶果。2011年,乔布斯被确诊患上了肿瘤,但他拒绝面对这个现实,顽固地拖延了9个月才开始治疗。结果,这要了他的命。
以上,我们讲了自恋者的三个心理状态:“扭曲现实”、“自我投注”和“羞耻逃离”。正是在这种心理驱动下,自恋者极力维护虚假自我,过分看重自己,看轻他人。形成了一种暗黑人格,伤人伤己。
接下来,我们从文化层面来讲讲自恋现象蔓延的根源是什么。
二、文化层面:导致自恋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普遍具有趋乐避苦的天性,趋乐,就是趋向享乐,就像婴儿那样,总是希望自己的需求被无条件地满足。
自恋在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趋乐主义,一个自恋的成年人,会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应该无条件地拥有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所有的“趋乐”都是有限度的。
比如,你不劳动,可能就没有饭吃;完成不了KPI,就会被扣绩效。所以,弗洛伊德提出了“现实原则”理论,在他看来,现实原则才是成人世界的规则。要想让自己的“趋乐”需求得到满足,你就得付出相应的努力,就像老话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四个文化现象的出现,慢慢瓦解了“现实原则”的根基,也为自恋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首先是1969年的自尊心运动。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宣称,“爱自己非常重要”,还出版了一本畅销书《自尊心理学》,由此引爆了一场波及全球的自尊心运动。
再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大萧条,人们不再奢望能改变社会环境,开始转向投注自身,争取一些自己能控制的东西,比如用性解放、摇滚乐来寻找和释放自我意识,平息环境变化带来的焦虑,所以在那一时期,美国最留行的话题是“表达你自己”、“喜欢我自己”等等这些自我标榜的口号。
1969年发生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放大和扩散了人们的自恋心理。我们希望在互联网上投射出更完美的自己,所以自拍照“P了又P”,务必要完美无暇,吸引眼球。
而MySpace、IPhone、IPad,这些以英文“我”和“我的”打头的互联网产物,都在传达一个强烈信号:一切都是我的。我们在互联网上随心所欲,可以自由选择想聊天的对象,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如果有人让自己不舒服,可以用键盘充分发挥“毒舌”的功夫,还可以干脆拉黑他们。
这种定制文化使我们狭隘地生活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结果就是,我们变得越来越自恋。
第三个因素是过于溺爱的家庭养育方式。
拿我们中国为例,哈佛大学有一项专门针对中国社会现象的研究,他们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结构最主要的变迁就是发生了“权力转移”,老年人的社会地位直线下降,儿童的权力地位迅速上升,那时的孩子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小皇帝”,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对孩子的教育从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过度严厉走向了过度纵容的另一个极端。
即使孩子表现得很糟糕,父母也一遍遍地告诉孩子,“你很特别”、“你很棒”,让孩子认为自己就应该被所有人重视和赞美。这种溺爱式的养育方式把孩子推向了自恋。
第四个因素是宽松的信贷。
在过去,如果你手头没钱,就别再想着吃喝玩乐了,这就是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但是,宽松的信贷政策打破了这种“现实原则”,人们可以用信用卡、用按揭等信贷工具来购买原本消费不起的东西。这也无形中加剧了自恋者的自我膨胀,当然,这种靠借贷支撑的过度消费,只是一个虚假泡沫。
就在2008年,宽松的信用贷款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以上,我们介绍了引起自恋蔓延的文化根源。自尊心运动、互联网兴起、家庭教育方式转变以及宽松的金融政策,共同放大了人们渴望被认识、被尊重、被崇拜的需求,自恋也就演变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
接下来,我们再从个人层面来讲讲,在自恋蔓延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自恋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在自恋蔓延的时代,怎样摆脱自恋的不良影响
作者在书中强调,要想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承认问题。你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辨别潜藏在自己身上的自恋倾向。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自恋的特点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回避正确的自我认知。
书中说,自恋者虽然拥有成年人的身体,但是思维和情绪模式还是婴儿,他们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过度敏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
就像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那样,“自恋者构筑了一个硬壳,过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他们跟这个壳相依为命,却感受不到这个壳”。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多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尝试让自己做“配角”,甚至主动去体验一些挫败感。人只有碰到了困难,受到了挫折,才会真实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
在认清自恋问题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与外界建立连接,学会爱别人。
心理学实验发现,当自恋者发现自己跟对手有相同点,比如同一天生日,或者都有相似的经历时,他们的攻击欲望就会减弱。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相互关联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就会减弱甚至消散。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进而获得愉悦感和进步的力量。但是,要想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
所以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我爱,因为我被爱,这样的爱是自恋的,是不成熟的;我被爱,因为我爱,这才是成熟的爱”。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是关心别人。在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句问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当这种给予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们的自恋心理也会逐渐消退。
虽然书中说,自恋蔓延泛滥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但实际上自恋者可不是现在才有,古人自恋起来,可一点不比咱们现代人差。
咱们中学时学过一篇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的邹忌就是个典型的自恋狂,每天没事儿就找人问,自己和徐公谁美,听人说自己美就沾沾自喜,好在这老哥还有自知之明,自己发现了问题,还用这件事去劝谏齐王,是能够自觉摆脱自恋人格的正面典型。
另一位大才子李白也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人。在李白离开家准备去长安之前,他写诗说“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充分地表露出他目无余子的自负和自恋。杜甫写诗说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虽然不一定是李白自己说的话,但看他后来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让专门伺候皇上的大太监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磨墨,想来李白的狂傲之气只怕比这诗写得更甚。当然,以李白的才情也当得起这份自恋,但也不得不说,李白后来在仕途上一直郁郁不得志,与他这种过度自我的自恋和傲骄是不无关系的。
在这个普遍自恋的时代,我们可能左右不了大的社会环境,但是可以学学邹忌,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仅仅做到独善其身,还可以适时地规劝和影响一下身边人,帮助他们远离自恋的泥潭。
总结
自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自恋行为的背后是“扭曲现实”、“自我投注”和“羞耻逃离”这三种不良的心理驱动,自恋者往往容易陷入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泥潭,甚至形成反社会的暗黑人格。
要想远离自恋陷阱,就需要主动与他人建立联接,自觉培养爱的能力和同理心,还可以主动去体验一些挫败感,在挫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能力边界。
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认为,自恋主义者无法理解什么是自我和自我满足,他们必须不停地追问外部世界对自身的意义,不停追问自己与他人或他人行为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恋是人的原罪,它就像是围在我们身边的一圈看不见的墙,让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始终活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所以,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克服自恋才能获得爱的能力。
愿每个人都能摆脱自恋的枷锁,迎来开阔、光明的人生。
《自恋时代》金句:克服自恋才能获得爱的能力。
只有远离自恋,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