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二十六章: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解析: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呢?’”子路听了,从此常常念着这句话。孔子又说:“仅仅做到这个样子,又怎么算得上好呢?”
如果我问你:你是一个有自信的人吗?很多人都能回答出“是”或“不是”,但是我要再问你:你觉得你的自信在那个层面呢?很多人基本上都打不出来。
有句俗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形见绌的尴尬大概是人们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时最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种状态。
然而生活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会随时陷入这种对比,恰恰在这样的对比中最能看见一个人是否自信,自信的层面又在哪里。
当人与人在一起,女人之间必定会第一时间通长相、身材、衣着、饰物、气质等方面去做一个判别,男人之间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会加上抽的什么烟、开的什么车。
这些外在的东西重要吗?你正经的去问人时,很多人都会说不重要。人们都会告诉你: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看对方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谈吐是否有深度,品行是否良好。
事实上,人跟人打交道时,第一印象感觉上的比较往往从一开始就已经左右了你的思想和行为。
男人天然的会对长得好看的女孩子多看两眼,甚至给多一些宽容和照顾。女人则很容易对那些看起来衣冠楚楚,又显得阔绰的男士要容易有好感。同性之间人们对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优于自己的人,自不然的会产生一种没由来的小心。
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存在,所以人们都希望在公众出现的地方尽量的让自己不要落在下风,这其中衣着打扮的比拼就占据了很首要的一部分。
从古代贵族衣着服饰上的各种特征标识,到现在社会出现的各种奢侈品牌,没有哪一样不是为了让有钱人彰显自己,从而提高自身势能而打造出来的物种。
因为价值的区别,很天然的造就了人在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比不上别人拥有的东西有价值时心里会有羞耻或惭愧。
孔子的弟子仲由,在那个年代穿着破旧的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皮衣的人在一起的感觉其实就与现在一个穿着路边摊上买回来的地摊货的人与穿着香奈儿、爱马仕的人站在一起的感觉很相似。
这就好比,你身边的人都是开小车的,而你只能骑单车,你能泰然自若的与他们谈财富、事业、人生吗?
生活中,很多经常不出席同学聚会的人最害怕面对的就是这种场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比不上那些有钱有地位的同学,坐在一起既没有自信也不知道该说啥,干脆不参加以免尴尬。
可是也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虽然不比人家有钱,也不比人家有成就,但是他们比人家好面子。
凡是吃不起的,都说自己不喜欢吃或者过敏不能吃;凡是买不起的,都说自己不喜欢那种张扬的风格,喜欢低调。
在面临这样自己明显处于劣势的对比环境下时,他们也不会害怕,甚至表现得更强势,他们也不会贪求得到什么,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他们还会认为自己这叫不卑不亢,自信满满。然而谁都知道,那时一种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真正的原因其实他们心里知道:一、买不起,二、不舍得。
一个人要么拥有那种与世无争、不食人间烟火的平和和淡定,要么拥有非常强大和自信的内心,否则很难将自己从世间的各种攀比中开脱出来。不管你如何克制自己,如何鞭策自己,如果你不能真正的平和对待,归根到底你不管是会介意,还是会私底下对比和较劲。
内心不能真正的平和,所有的假装最后其实都会变得毫无意义。那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说辞都只会变成苍白无力的掩饰。自信是长在心底还是浮在头顶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自信长在心底的人,既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衣着打扮上,更不在乎自己与对方在这些物质享受上的区别。衣食住行对于他们只是生存的必需品,但不是注意力的重心。他们会将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事上面,打磨的是看不见内在实力和技能,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精进和效应。
想知道你的自信是浮在表面还是长在心底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看看自己关注的是外在的风光还是内在的丰满,你就能够分辨出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49093/9b0ca7ad54126d74.jpg)
文章属于个人原创,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看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篡改。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