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作息计划,可坚持得时好时坏,然后本来心里还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但在实际行动中检视自己时,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回想自己最自律的年纪,应该是上学时,到一定时间,都雷打不动地起床。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寒暑往来,我几乎都无一例外的及早到校,从未迟到过。至今仍然没忘记,当初看到课本上鲁迅刻在课桌上的“早”字,不仅刻在我心里了,在读书时代的我,行动里一直都在践行这个字。
昨晚女儿睡着后,我看会书,原本可以早点入睡,今天早点按时起来的,可我刷手机去了,想着给孩子买入冬的御寒物品,结果一逛就逛到了夜里12:00,第二天闹钟响起时,并没有喊醒我,我关掉闹钟继续睡,然后直到6:30才起来,给孩子准备早餐。
我检视自己白天的时间运用,用在学习上和看书上的时间的确少,哪怕写作也是靠零碎的时间来完成,像我这样的状态下去,离真正的自律实在很遥远。
真正的自律,首先是执行力,其次是自控力、学习力。我一直很崇尚一句话:自律,方得自由。
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做得最不好的便是执行力了,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或者完成一项新定的目标,我往往能坚持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不等,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根本无法靠近理想而自律的自己。
而在自控力上,我也是较为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很容易陷入一种境地而忘记抽离出来,结果时间去了大把,我又耽误了正事,影响既定目标计划的事项进行,谈何围绕目标呢。其次,我也容易被朋友圈或家人的情绪影响,看到他们的一些情绪,也容易跟着情绪起伏。当一个朋友夸奖另一个朋友在职场上如何优秀时,我会陷入沉思;当一个朋友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大展身手时,我会陷入羡慕;当一个家庭主妇花几万块去健身买瘦时,我又会赞叹她嫁得好......总之我的情绪很容易被遇到看到的一切信息,在曲线行驶。
再看看自己的学习力,基本上嘴上心里都很认同在这个时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真正面对学习时,我又像猴子掰玉米,东看一点点西看一点点,实际上我也制定了读书计划表,包括涉及的书籍主题系列等,但最终坚持读下来的书不是走马观花,就是只看一个开头而已,实在惭愧。
人,也许真的要靠写作来梳理生活和内心,我这样自我剖析一番后,也算找到了自己离自律的距离,以及存在的障碍点,今后好指导自己的行动。
首先,每一天检视自己的行动,是否有懒惰或者浪费时间的举动,其次每天少刷圈或者尽量不可能朋友圈,再次就是每天围绕至少半本到一本书的目标切实履行读书计划。克服自己的行为惯性和心里惯性,逐渐接近自律而自由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