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哲学的西传及其对中世纪西欧思想界的影响
公元7世纪至11世纪,基督教(天主教)借助于世俗的武力,在西欧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一统天下政权,同时,西欧的世俗文明被涤荡殆尽,因而被称作“黑暗时代”。但是,在黑暗时代里,传入西欧的阿拉伯文化,包括哲学在内,在当时及其以后的许多世纪里,对西欧文化的复苏,对经院哲学唯名论同实在论之间的争斗,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对近代科学的产生、理性的解放、对人生价值的重视等等,无不有着重大影响。由此,阿拉伯哲学在世界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传播到西欧并对其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为较公正的西方思想家所承认,但关于传播的主要过程和途径,则存异较大,谬见颇多。阿拉伯哲学传播到西欧的真正渠道,是通过曾作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的西班牙的托莱多和阿拉伯人统治的意大利西西里岛两地来实现的。
在阿拉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翻译阿拉伯书籍的热潮,由学者们专门搜集阿拉伯文书籍,带回欧洲,再译成拉丁文等西欧文字,在几百年时间里,阿拉伯文化逐渐在西欧大陆扩展传播。主要途径大致是,以托莱多为出口,经比利牛斯山,传到北方,到普罗旺斯省和法国南部其他几座城市,再传入其他地方。
依据大量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两座“桥梁”,由阿拉伯文字凝聚的人类文明成果与智慧结晶,汇入了西欧的思想科学文化界,播下了文明的火种,给欧洲文化界带来光明,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文艺复兴产生的巨大推动力。
中世纪另一位伟大的阿拉伯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伊本·赫勒敦(1332-1406),他的主要成就是改变了中世纪阿拉伯哲学研究的方向,开创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研究的先河,建立了一套基本理论。伊本·赫勒敦主张研究社会,研究历史,研究人,而不是研究所谓的“自由”、“可在”、“流溢”、“理念”等空洞玄奥的命题。他认为在研究社会时,要掌握三个基本原则:一、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二、经济合作是社会发展之因。三、政治权力对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诚然,处于中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阿拉伯哲学,在调和哲学与宗教两者之间关系上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其理论体系也有不完备之处,处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天主教)压制下的阿拉伯哲学思想不可否认地在某些方面还带有神学性质,但是,总观西欧中世纪哲学发展的全部进程以及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的出现,我们明显地看到:中世纪新思想的开拓者,不是产生在基督教正统派的队伍里,而是产生在与它进行殊死斗争的异教徒队伍里。
阿拉伯哲学史是世界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