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位同事,因为长期伏案工作,腰间肥肉赘肉很多,体检各项指标异常,除了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等“三高”之外,尿酸也高,概括说是除了年龄不高,其他都高。医生建议他加强体育锻炼,最好每天坚持跑步。他告诉我要开始跑步了。一周后,我见到他问跑步没有?他振振有词,滔滔不绝:跑步需要一双好跑鞋,名牌太贵,普通的又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竟没有找到一款适合满意的跑鞋;运动装也没有选到满意的颜色,想和老婆一起买情侣装,老婆总是犹豫不决。没有坚持跑步,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找各种理由,这怎么可能立即开始跑步呢。
我喜欢读书写文,工作学习时,把单位的新经验好做法总结成文,有不少新闻报道见诸媒体,除了提高单位的知名度、美誉度自己赢得美名之外,还能带来了一笔额外的收入。单位里许多年轻人羡慕不已,私下纷纷请教。我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并鼓励年轻人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我的一篇新闻报道稿发表了,年轻人竟还没有开始动笔。有的说没时间,有的说不知道如何下笔,还有人表示等领导布置才去写。新闻报道时效性很强,你错过了时间,再写就成了旧闻了,哪里还有媒体去发表你的旧闻呢?
单位有位牛人,国家级课题、核心期刊、专著样样领先。我请教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说,除了上课,还要照顾孩子,打理家务,那些文章大多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下的,还有的是在长途汽车、公交车上构思,利用有电脑的时候补写的。大家都忙,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冲刺写作阶段集中时间就可以了。
不要怕退稿,也就是不要怕失败。有段时间,我的心情很糟糕,一篇学术文章一次次投稿,都没有音讯,好多杂志的电子回信是这样写的:您的文章我们已经收到,如果采用,会和你联系的。等了几个月后,没有联系就再转投另一家杂志,也不敢一稿多投,害怕坏了自己的名声。一次晨读,在读《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一书时看到著名散文《关于葡萄》是一篇被退过稿的作品:汪曾祺当时写完这篇文章,“他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说看哪家刊物运气好,谁先来就给谁”。后来,他认识近四十年的朋友单复来访,并表达了代表东北某家杂志社约稿的意图,汪曾祺便十分郑重地将《关于葡萄》交给了老朋友。没想到,不久后一封来自东北的挂号信把文章还了回来,并附了退稿信。汪曾祺这样的大家都会被退稿,我辈无名小卒,不发表不是很自然的吗,我豁然想通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不能为自己的拖延和无力行动找各种借口。只要你愿意行动,不要等待,要立即行动。写到这里,我想起保尔柯察金说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