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替,沉重的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时代强音的终结,这是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
本篇小说是余柯拳师痛击红帮记系列第一篇。共有五个章节,分别是:
嚣张红帮
铜头铁颈
初战告急
智退红帮
八村大捷
(一)嚣张红帮
栖鸾(今村前)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东临滆湖,西瞩长荡,地处鱼米之乡,物产丰饶。
一八八五年某月某天,栖鸾各村来了三三两两的外乡人,听口音是北方人。只见这群人腰束草绳,手拿砍刀,脸色青紫,状形吓人。
村上有个累年在外走南闯北的人,叫李路,有些见识。稍加留意,李路就告诫乡邻,千万别惹这些人,因为他们来自于杀人不眨眼的红帮。
为首的姓马,叫马东魁,竖眉,环眼,络腮胡,人高马大,声如洪钟,一把锃光瓦亮的大砍刀常持在手,刀背上镶有转动的银圈,稍动,便有铛铛的响声。
马东魁初到栖鸾各村,便带众手下到村里乱窜,以挖油树根为名烦扰乡里。他们挖油树根的价钱要高出平常几倍。村上几个挖油树根的人上前理论,讨要说法,被这帮人捆得结结实实,吊在村口树上,一顿暴打。村民慑于淫威,莫不敢言。
这帮人游手好闲,在村上闲荡,但凡看到好的物件,便想方设法据为己有。村民稍有微辞,便会遭来灭顶之灾。一时,大家噤若寒蝉。
一日,马东魁带手下来到一小村东首,见一院落清净,便直推门而入。院内有一王氏少妇正在井台处洗衣,粉面微汗,颇有姿色。马东魁见状,不免心痒,便上前抚摸脸蛋。
王氏少妇顿羞,脸若桃花,扔掉手上的衣物想逃过贼手。马手下的喽罗立马像注入鸡血,兴奋起来,一边起哄,一边把王氏少妇团团围住,不让其逃脱。
可怜王氏少妇如羊入虎口,无处逃匿。王氏少妇身上的衣物被众人扯得支离破碎,酥胸袒露,势态危急。
“砰!”木门骤开。从屋里冲出一老汉,正是少妇的公爹王老四。王老四须发皆白,怒眼圆睁,挥持着一把铁锹,胸脯上下剧烈起伏着。
众恶见状,置之不理,继续调戏少妇。
王老四怒不可遏,挥锹向身前的一名花衣恶棍狠狠砸去。一声脆响,铁锹结结实实砸在了一位滋事者背上,打得寻事者直向前冲了几步,疼得他嗷嗷直叫。
这名花衣恶棍,顿起杀心,挥刀回砍。可怜王老四猝不及防,迎面中刀,鲜血四溅,命丧黄泉。
王氏少妇见状悲痛欲绝,拿起手中的木捧挥舞上去。众人见状,嬉笑逗开。
王氏少妇渐渐无力,眼冒金星,气喘吁吁。马东魁趁机一把扯掉了少妇身上仅有的衣物。众人见状,淫笑四起。
王氏少妇羞愧难当,再加上公爹冤死,气恨交加,乘马东魁不注意,竟一头扎进了身边的古井……
周围的村民闻讯赶来,把王氏院子团团围往。大伙紧握手中的家伙,目如火出,狠狠盯住马东魁等人。
马东魁等人挥舞着手中的砍刀,呵呵荡笑,挤眉弄眼,终究在众人的围观下,扬长而去。
村民们的怒火在一点点点燃,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