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作者: 听海看日出_24e8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12:24 被阅读0次

那天,我在老家的院子里剥玉米,无意间把一个剥好的玉米掉在了地上,正好邻居二嫂家的小狗跑到我家院子里发现了那个玉米,叼到一旁啃了起来。看着它啃玉米的样子我不由穿越到了我的美好童年时代。

我出生的时候正处于生活还很艰难的年代,那时候细粮白面还是稀罕物,一年吃不上几次,粗粮玉米面是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主食。记得每次放学回家,总是跑到厨房里从饽饽篮子里拿起一个大窝头儿,然后再拿根儿大葱或一块咸菜就着吃起来,饼子通常是用刀片成两半,夹点咸萝卜丝儿,有条件好的滴上几滴香油撒上点盐,还有的夹红糖,吃起来真是津津有味儿。

每年秋收临近时,香甜的玉米让人们不再安静,总是有人趁夜深人静时走进玉米地掰几个玉米棒子煮来吃,那时我还小,经常和小伙伴们这样干,当然也被人家抓住过几次,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的确也没什么吃食。

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后来有了电磨磨面,玉米磨成细面做成窝头,熬粥。吃饭时左手拿着窝头右手拿着筷子,夹一根儿咸萝卜丝儿,咬一口窝头儿,再呼呼喝上几口玉米面山药粥,着实香甜的很。

其实最好吃的还得说铁锅贴饼子,文安洼一代叫“贴饼子熬小鱼儿”。那个年代的文安洼水产丰富,鱼虾满塘,鱼肉鲜美,随便撒上一网就能捞到不少鱼虾。支上一口铁锅,添上水把捞上来的小鱼儿清理干净,扔上几片生姜大蒜,几根葱段,一起放锅里熬,再在铁锅边儿上贴上一圈儿饼子。不一会就香气四溢了,等鱼熟了饼子也熟了。饼子一头儿浸在鲜美的汤汁里吸足了鱼肉的鲜香味美,另一头贴在锅边上烤的焦黄又香甜。这是农家人最值得满足的美味了,以至于保留到今天成了文安洼农家院儿的特色招牌。

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还清晰的记得母亲做窝头儿和饼子,母亲把玉米面用开水烫三分之一,然后加面和凉水和好,锅里添水烧开,和好的面端上灶台,抓一块面在手里一团,放在手上托住,大拇指捏入面团儿,然后两手配合着,一手拿面团儿,一手握着面团儿往外旋转,两三下圆锥中空的窝头儿就上满了屉。

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贴饼子就更好做了。用手抓一块面团儿,做成中间厚边儿上薄的长圆饼,“啪”往烧热的锅边上一摔,“呱唧”一声就沾住了。窝头儿和饼子装满了锅盖上锅盖,父亲继续往灶膛里添柴禾……一阵雾气蒸腾过后,诱人的玉米香气散发出来,飘得撩人心肠。母亲算计着功夫,估计时间差不多了,熄火,稍停几分钟,揭开锅盖黄亮亮的窝头儿呈现在眼前。贴在锅边儿的饼子也熟了,饼子是半蒸半烤,一面焦黄一面绵软,味道比窝头儿还香呢。一家人围着小方桌儿或蹲或坐,捧着窝头儿和饼子就着萝卜咸菜,喝着玉米面山药粥,享受着天伦之乐!

而今,吃的是不用愁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香甜了呢?

相关文章

  • 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那天,我在老家的院子里剥玉米,无意间把一个剥好的玉米掉在了地上,正好邻居二嫂家的小狗跑到我家院子里发现了那个玉米,...

  • 家乡的味道

    闭上眼,回忆家乡,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就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冲进玉米地抓起的那把黄土。放在手中...

  • 家乡的玉米

    玉米是我奶奶家乡的稀罕物,尤其是我们家里的嫩玉米,因为啊,它吃起来糯糯的,软绵绵的,比老玉米好嚼。 玉米秆高大笔...

  • 家乡的玉米

    玉米是我奶奶家乡的稀罕。(我奶奶来自上海) 玉米秆高大笔直,像是一个守卫菜园的稻草人,玉米上的叶子都要长在这个杆子...

  • 家乡的玉米

    玉米是我家乡一种很常见的农作物,我家就有很多。它有一根比人还高的玉米秆,挺得笔直笔直,像一个士兵。它的叶子都长在这...

  • 家乡的玉米

    朋友们都说我老了、我信了、虽然我只有三十一岁、可是我越来越念旧,特别当我吃到香喷喷的玉米粥时,心里有就一种与童年重...

  • 家乡的玉米

    上次匆匆回家,从镇上到达家乡的乡村公路两旁的田地里,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玉米田。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种玉米,是...

  • 家乡的玉米

    千阳是我的家乡,生与斯长与斯,在这方沃土,我已整整生活了四十二年了。 家乡位于渭北旱塬,四季分明。农作物除过种主粮...

  • 玉米的味道

    早晨送小孩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发现小区门口有卖鲜玉米的,当时就想回来的时候买一些。送完小孩回来的路上,我先是买了一个...

  • 玉米的味道

    三月底时。到老家做清明。返程的前一天,遵母再三的嘱咐,回趟程家墩,捎点蔬菜带走。 虽然是春天,刚暖和了的身子又遇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味道之——玉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xf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