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是孔子学院六个系之一。孔子对音乐有着相当的学习和理解,高度重视音乐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孔子认为,一定要反对靡靡之音,因为那会扰乱人们的心智,扰乱社会的安定;一定要唱响主旋律,用美好的音乐净化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志气。
历史上六艺之一的《乐》经是失传的,我们只能从《论语》的记载中去理解孔子和他的音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乐,无以完美。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8)一个家,一个国,也是这样。
论语新视界053|唱响主旋律孔子学习音乐很认真,很刻苦,相传曾,学乐于苌弘,习琴于师襄。《大戴礼记》记载:“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孔丛子·嘉言》记载:“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曰:‘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离开位置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对乐理也很有研究。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论语·八佾》3·23)语,音yù,动词,告诉。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纯,美好、和谐。 皦,音jiǎo,音节分明。绎,连续不断。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时认为,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论语新视界053|唱响主旋律孔子对音乐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竟然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7·14)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孔子对当时的流行音乐作出了他的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 (《论语·八佾》3·25) 《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武》乐,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8·15)“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乱”是乐曲的终了。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7·32)
但是,如果孔子在某一天为吊丧而哭泣,他在这一天就不再唱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7·10)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孔子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11·1)先进,是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野人,是指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后进,是指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孔子认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论语新视界053|唱响主旋律孔子能从人们对音乐的热爱程度看出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
孔子的学生子游当武城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4)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乐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重要作用,实际上,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治理国家,要唱响主旋律。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的时候,孔子就指出,要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孔子对郑国的音乐提出了严肃批评。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15·11)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