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沟通和说话,其实说话之道都可以单独再开一门课了,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知识,当当网关于沟通说话的书都是非常畅销的书,跟我打交道的编辑告诉我,说话沟通类的图书排名第一,每天的销量是经管类畅销书的三倍,大概是1000比300这个量。
沟通和人际关系,这两个内容,简直是人类的刚需。
很多人对说话的理解存在误区,跟文笔的理解类似,以为写文章要引经据典,用漂亮的句子表达,用高级的成语表达,如果要这样,才有人看的话,知乎,公众号,很多作者都得喝西北风,很多书都要下架了。
同样,很多人都以为说话漂亮是说出漂亮的句子,吐字清晰,充沛的感情,宏亮的发音,对不起,这个不叫说话,这个叫演讲,除非你搞成功学培训,搞产品发布会,对大部分人,说话沟通,对领导对同事对身边的人,你根本用不到漂亮的句子,充沛的感情,宏亮的发音。
1 .说话的态度
好好说话,有效沟通,就是想与对方拉近距离的沟通。
如果你想好好说话,就要去掉这些修饰,说话不能装逼,不能打官腔,这个是天条,如果一个人对你打官腔,装逼,说话很官方,一看就是那种假心假意的话,不是他脑子有问题,就是他压根没把你当回事,打发你。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拒绝一个人,把一个人推开,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对他打官腔,装逼。
人的内心都很敏感的,你对我打官腔,装逼,其实我知道,你压根就是不想跟我接近,就是想拒绝我,所以你用这个方法可以很礼貌性地把人推开。
我不知道大家接触过做直销的人没有,他们老是家人,朋友呀,他们心理上觉得这是拉近关系,其实不符合人和人交往的逻辑,正常的情感。
他们很热情呀,主动地想靠近你呀,但是他们说的话又特别过于修饰了,就把人给推开了。
当然有些人吃这一套,可能喊两声家人就被俘虏了,但那像我们这种天天泡在人际关系里的,就很烦这种,才认识,就喊我家人,无非是想让我进入你们的组织体系,我反而觉得不舒服,还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地说。
有些人,他用感性去感化,有些人,你得用理性去战胜,你不能对理性的人用感性,这样就会错的,特别聪明的人,你要讲利益,成年人,你要讲利益,小孩分对错。
2 .关系决定说话
现在微信的出现,说话沟通的场景似乎更加丰富。
我们搞人际关系本质是把生人搞成熟人。
搞的过程一部分靠说话沟通,一部分靠送礼呀等等。
很多人感觉自己说话沟通能力差,但是他们跟父母,朋友,同学感觉沟通没啥问题,感觉跟陌生人,跟有利益关系的人,有工作关系的人,沟通就成了问题。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关系决定说话,决定说话程度,说话内容。
关系是在说话之前的,其实关系不单单决定说话,关系还能决定很多事,对方愿不愿意帮你,对方愿不愿借钱给你,对方愿不愿意提拔你,对方愿不愿意跟你合作。
上次群里有一个小伙伴希望通过谈话,让别人都能喜欢他,这种目的就不合适,因为这种想法不符合关系亲疏远近的规律,高估了说话的功能,低估了人与人关系升级的其它因素。
说话,大家理解为乘法里的系数,是放大你其它品质的,其它品质如果是0的话,这系数再大,结果也是0。
通俗的讲,也别指望光靠说话可以搞定关系,通过说话能把关系处理好的,肯定是你自身的背景,别人有了充分的了解,觉得你的背书足够,你的资源也足够,这种背景下,你沟通说话很轻松。
3 .微信时代如何说话?
下面讲实战,就是关系为0的时候场景。
这个场景适用线下,也适用微信。
初次见面,如果没有背书,两个人不熟,并且猜不出对方来头,谨慎的释放出一些信息,用这些消息询问试探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把自己的信息,想法适当的说出来一些与对方交换。
其实都在试探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这个人是豪爽放得开,还是斤斤计较的小心谨慎的,快速的判断出这个人对于哪些信息敏感,禁忌,对哪些信息兴奋,然后投其所好沟通。
这些都是从0到1的沟通阶段。
如果这个人,你觉得可以,并且你觉得有合作的必要,关系进一步的必要,你得取得他的信任,我称之为从1到100。
但是微信沟通这个场景下如何获得信任关系呢?
1.发挥朋友圈的作用
你的朋友圈的信息展示很重要,有些人呢,很任性,关闭朋友圈,或者只看这三天或者半年的。
我看了一下,一般这样的,女生居多,因为女生吧,她可能也不是要做什么商业上的事,还有些人,他闷声发大财,他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太多事情,这种也是要关闭的,无论他男女。
其余的,当你有求于外面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关闭,因为你关闭了,其实某种程度上很不利于陌生的新朋友对你的了解,你的朋友圈的照片尽量展示出来的是你的工作,你的生活,眼见为实。
无论自己怎么吹嘘,怎么样的,真的不如一张照片,你见了谁,一个场景,对你的实力的证明来得有效。
当然了,朋友圈也可能做假,但是朋友圈长期做假也比较难,所以朋友圈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重要的信息窗口,未来很多生意,可能都是通过微信来完成的。
据我知道,有些做医疗美容整形的,因为它单价高,通过公众号卖其实不好卖,所以她通过微信加人,朋友圈里展示她的成果呀,她是什么样的人呀,长时间一看也没有什么美容事故,就把事给做成了。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个人微信的作用,个人微信未来在商务中,商务谈判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果你们还只把微信朋友圈当一个和朋友沟通的工具,那说明你还真的从事一个普通的工作,做一件普通的事,聪明的人是一定能把微信的作用,经济价值发挥最大的。
朋友圈的发挥价值的底层逻辑有两个:
相似度高:如果你展示出的生活,工作他熟悉,并且跟他有关联,那么他会感觉到亲切。
比如那些做销售的人的朋友圈,做新媒体的朋友圈,做旅游的人的朋友圈,我通常会多看几眼,他们的朋友圈展示内容分别代表的是我过去的经历,和我现在要做的。
这样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没有隔阂。
需求:如果你展示出的工作,生活正是他所需要和向往的,那么他说不定会主动找你开口。
比如说这个人的朋友圈分享了他对新媒体的业务的见解,而且能说进我的心里去,那么我肯定有很强的愿望,虚心求教。
然后咱们又这么懂事,肯定不是伸手党的方式找对方,肯定是给对方一些好处利益,这种情况下,我们俩的关系怎么能不好?
这符合我说的交往的频度,因为他觉得愿意跟你聊天,而且正好你的业务又很绵长,你的问题又很多,那么你们经常一起讨论,甚至你有些见解告诉他,你俩一起提高,就是好朋友了。
2.沟通有两点小技巧,这个不光适用于微信,也适用于线下。
最好的沟通效果,就是猜出对方的需求,说出对方想说的话。
这种相当于知己,尤其是你说出对方想说的话,就是一种知己,知己怎么来的,他太懂我了,我自己无法用语言整理出来的话,被你两三下就给整理出来了,或者我的困惑被你看出来了,并且你说出来了,你也用同理心说出了你有类似的困惑,你是怎么解决,怎么走出来的,知己,知音。
没有什么比先做功课更重要的了,先了解对方,或者先问问别人,你想了解的这个人的一些背景,性格,说话之前想想要跟对方说什么,怎么说,再说话,效果更好的了。
以前在联想的时候,去拜访客户,老板就会把我拦住,你今天去拜访客户,你要说什么,你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我们在联想做大客户销售的时候训练出来的,其实很多销售没这意识。
并不是说所有关系,你都要这么神经高度紧张,说话之前都要想想要说什么,这很累,也做不到,并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要这样,但是在关键事情,关键人身上,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发散性地没话找话,让人觉得你真浪费时间。
3.破坏信任感的话:
我遇到的最感觉叫人不耐烦,没有礼貌的沟通就是:
1得罪别人,叫别人难堪,没面子的话。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谁也不愿意树敌,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叫做心不长在肝上,似乎不知道自己的说话会得罪人,叫人难堪,这个就是敏感度的问题了。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点,他是无心的,他的玩笑开过了,但是他不知道有些玩笑不能开,关于性,伦理,对方的父母类的玩笑不要乱开,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后果。
第二,提建议,意见提不好就是得罪人。
我不认为大家都要做魏征那种人,仗义执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问题是你掂量一下自己的关系。
所以在我看来,在中国社会,如果这个建议不是那么重要,可提可不提的情况,就别提了。
如果自己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的时候,可以提,可有可无的,尽量别提,别高估对方的包容能力,以为对方都是那种心胸极其宽广的人。
大家都是人,没多少心胸宽广的人,心胸宽广的人只占1%,99%,大家都是肉长的,听不得,不要想的是自己具备这种随便提意见的资格,就把自己想成没什么资格的人,给自己把周围的关系弄的融洽点。
第三,批评人,提建议,不要当着第三个人说,这样被提的人很没面子,表扬人,一定当着人多的时候表扬。这个适用于微信群,也适用线下场合。
2 交浅言深
熟都不熟,一上来要合作,你说合作就合作吧,并且提出的条件非常恶心,基本上就是空手套白狼,如果你提的条件非常丰厚,在不熟的状态下,基本上这个事也就成了,或者是别人也能随便答应,但是你这个条件很一般,甚至接近恶心,然后直接拉黑了。
还有就是问别人很隐私的问题,比如别人的生意好坏,别人的情感状况。
3 不做功课,问些没技术含量的问题
我在广州上新媒体的课,有个学生去问老师问题,上了两天的课程,竟然不知道老师的姓名,问完老师问题,居然问,老师,你是不是群里的那个谁谁,老师感觉很尴尬,坐在一旁的我,也觉得很尴尬。
这种心不在焉的提问,说话方式非常得罪人。
4 不是紧急的事情,微信关系不铁,乱发语音
没谁爱听语音,一般来说,对方也不一定处于一个适合播放语音的条件,比如在办公室,教师,没带上耳机,比如在地铁上,商场里,人多的地方,声音混杂,又没带耳机。
5 语气强硬,没有礼貌
微信是只能看文字,文字处理不好会显得语气冰冷,如果没有把握,多加语气词,适度的表情包。
以上就是我说的关于说话之道的方法论。
网友评论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
这是链接, 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