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西游记》的人也听说过孙悟空。从前奇怪,唐僧去西天取经,他的徒儿孙悟空不是一个筋斗云就能到那,直接帮他搞来岂有难哉,何必费那么大劲?最烦的是唐僧凭什么不信任孙悟空?尽管孙猴子一次次显神通,唐僧还是要一次次去上当,每次又要老孙来救驾,每次老孙要打死妖怪,又都有大神来认领,讨人情。反正唐和尚死不了,妖怪死不了。我没很耐烦看这种重复情节。那时对西天的概念就是乐土,反正是信佛的人的信仰,到西天和成佛有关。我对佛没感觉,自然兴致缺缺。
后来打开书,以一目百行的速度看了后,服膺孙悟空的本事和胆量。这个没法没天的泼猴才是我心中的英雄。他敢大闹天宫,他敢拉天帝下马,你敢吗?我对这个认识颇满意。猴哥才是真英雄,爱屋及乌,对作者敬佩极了,这才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意义。之前我还没崇拜过哪个英雄。
后来看了些别人写的,了解多一点,原来让唐僧历八十一难是有含义的。取经的过程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每历一难都是前进的机会;“难”,象征了人世路上的曲折和坎坷,也是智慧、勇气和信任的考验,由此堆起和丰富了生命的质和量。这种解释最教科书,我也接受了。多少蹉跎岁月,全在反复考验。
虽然唐僧每次都表现得很弱智,但不妨碍他是师父。毕竟只有唐僧是个人,其他几个算不上人,或来自神的瑕疵,都是有待“完善”,接近人的。哪怕他们比人能干,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服从于这场无聊旅程的安排。这是佛祖的旨意,而佛祖的旨意是不能违抗的。
唐僧身上人的软肋太多,容易被骗,同情心泛滥,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是非不分,自我感觉良好。信仰虔诚,却是妖怪垂涎的好块肥肉;心地善良,却时时处在风险的漩涡。在唐僧师父的眼里,孙猴子沙僧老猪恐怕还是未开化的民族,野性未泯。既然上头有意,唐僧就很负责地承担起管教的任务。
孙猴子再厉害,逃不过如来的手掌心。唐僧能镇得住老孙,全靠紧箍咒。这个神奇的组合,其成员代表各类生灵,各有天性,以人为贵;人造了佛,佛佑护人,并不矛盾。所以唐僧能成为团队的管理者,并通过上级给予的权力,一路开展共建和谐团队工作。这是平庸的胜利。
西天极乐世界是死亡的乐土;死亡,不好。真经在灵山,幸福在西天的灵山,这我就理解了。真经代表幸福,极乐的幸福。根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定律,取得真经这个极致幸福是历经了八十一关的磨难奋斗出来的;没有这个奋斗,经取不来,幸福就只能是水中月,雾中花,做白日梦。
感谢简书,感谢党中央,感谢CCTV,奋斗了十四年之后,唐僧一行到了灵山,取得真经,这一路上既没有成功地被妖怪吃掉,唐僧也没有失身,没有成为女儿国附马,并且没有一个队员掉队,顺利完成菩萨交待的任务---对除草木之外能想得到的灵类进行的教化和改造的象征意义。哦,也不妨是李世民交给唐僧的任务,皇帝派唐僧去取经,难道是事先料到国祚有恙,想做多佛事;又或者未雨绸缪,恐怕不久武则天把李唐变成武唐易释为道,巩固佛教在大唐东土的地位。事实表明权力的争夺离不开宗教的竞争。
看了简友的文[l],感觉又被拨开一层迷雾,原来我对幸福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众所周知苍老师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虽然我没看过苍老师,但从各大网站头条了解到苍老师获得了幸福,不能说不励志。所以如果你不幸福,那一定是因为你没奋斗,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赶紧去奋斗。至于怎么奋斗,我也不知道。据说有了性福就会幸福,这比空泛地谈幸福通俗易懂得多。
放下那个虚幻的幸福来看猴哥,猴哥的英雄来自他的超能力,这项异于常人的能力体现在会七十二变,属于心智能力;拥有浓缩天地精华的金箍棒,属于手的能力(工具是手的延伸),至于火眼金睛,又是从现象看穿本质的能力。简言之,猴哥才能全面,天下无敌,不管是天王老子的权威,还是高科技炼丹炉,都对他无可奈何,他就像天地本身一样破坏不了,残缺不了,自由自在。
然而,失去权威的世界同样缺少说服力。所以猴哥要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并根据这个权威模拟的人的意志,让这只来自混沌的自由的猴子加入了唐僧的西行团队。
这又是一场改造神猴的价值观运动,当你发现这一路劫难罪魁祸首尽是那些神仙手下的小混混,这些本事不大的神仙座骑啊,手下伙计啊,看守丹炉的童子啊,他们使的手段才真的难缠要命。原来你猴哥还是太嫩了,什么天下无敌,团队协作要不要,那些蚂蟥狮子野狼虎豹才难对付是不是,不仅因为他们上面有人。猴哥服气了。不,真的猴哥可能在第五十八回灰飞烟灭了,最后到灵山并接受封神的其实是假猴哥。以真猴哥的天性若被改造勿宁死。
我得修改一下心中英雄的定语,它是大闹大宫的孙悟空,是一个筋斗云想到哪到哪的孙猴子,是在花果山当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自足完整的,“灵山原本就是他的心”。
[1]《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