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转发必究】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流行的语言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词汇会给大家带来关注,比如认知、平台等。记得前面我有文章说过这个词,一件事情让我再次对这个词有了兴趣,于是我今天再来说说认知这个词。
百度认知搜索上说,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这种解释还是比较全面的,也是经过专业人士的审核的,值得我们学习和理解。
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认知的差异会导致对一些事物或观点的理解造成较大的不同,比如对财富的理解,认为越多越好是大多数人的认知,殊不知,财富越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很大,对于个人而言,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拥有多少财富都满足,但事实上从人的肉体的诞生,这个东西都是零,今后的归属也是零,所以我们需要建立满足的认知,而不是无休止的得到或索取,这是一家之言,并无对错之分,关键是各种认知使得对待财富的态度会有所偏差,使得社会的公正变得很不和谐,一个具备厅局级级别的退休老人拿着几万的退休金还要享受一些特许的待遇,但一个勤扒苦做的老农民,到了法定退休的年纪却还在为生活奔波,为一日三餐的衣食住行劳碌,这就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了,况且同为老人的人类所能消耗的实在有限,这种财富的拥有满足的人们对权力象征的虚荣体现。
最近同年轻人讨论一些互联网时代的销售,似乎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了,产品已经不是很重要,因为同质化的产品比比皆是,但销售的渠道却是千差万别,作为传统的商品销售,没有店面,没有仓库,没有销售员的销售已经变得常态化了,销售渠道的建立已经不是在实体店了,而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建立一种新的销售生态,这是一种新的销售认知,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这也就是我们很多实体企业不能做得好的缘故,因为没有在销售的渠道建设上跟上时代的节奏,也就是认知没有跟上,造成很多尴尬的结果,那就是做个顶流的网红比实实在在的生产赚的多得多。我们很多人眼红那些短视频的发布者和网红,但就是没有更新自己的认知,所以落伍了,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发展,不能不说,认知的提高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学习与跟进新的知识,需要不停地改建自己知识的盲区而不能拒绝新兴事物的发生。
我们常常说现在不公平,踏实做事的跟不上一个耍嘴皮子的,但我们却没有去练习自己的嘴皮子,这就是我们认知遇到瓶颈的根源,导致我们得到的被高于我们认知的剥夺了,事实上,人类发展到今天,没有那一个时代是公平的,因为认知的不对称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永远存在,只是道德层面的底线建立需要我们去建设一些规则,剥削永远存在,无论何时,都是认知差异的结果,打破平衡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大家普遍的认知水平,但这似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认知的获得或提高需要很多综合的能力和环境,甚至是客观的条件,这是不可能所有人认知一致的原因,也是财富分配的黄金法则,没有之二的铁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