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特喜欢狗,曾经先后养了七只狗,黑的,白的,黄的,花的等等,都因为生病而夭折或莫名丢失。尤其第七条小狗,是向父亲朋友专门要的狼狗,都已经长得很大了,而且喜欢陪主人玩耍,可突然有一天,就生病很快死掉了。看着它僵硬的身子,还有无助的眼神,我真是伤心极了,连饭都吃不下。
因为狗屡屡未能成功养大,我一度丧失了养狗的信心。隔了好长一段时间,父亲才又要了一条小黑狗。我虽然喜欢它,但老想那条狼狗,又怕小黑狗又莫名地死掉,其不徒增伤心。所以没有过多地陪它。这小家伙整天在外面干仗,有时伤痕累累地回家,我才帮它涂涂药,小黑狗在不知不觉间长大,竟是我养的时间最长的狗。
小时候的自己,有点体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一感冒就得打针,不打就长时间不好。有时一次打两针,一打就得好几天,导致我经常做恶梦,早晨梦未醒就跑,常被小伙伴们抬着回来,让赤脚医生的父亲打上两针,留下我一人嚎啕大哭,他们一哄而散。倘若我生病了,便只有狗相陪,这样狗也易生病而死,着实有点同病相怜而又相爱相煞。

有些喜欢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否则对双方来讲那就是一种伤害,就像现在疫情状态下的社交一样。有些小孩子常因为家有宠物,接触多了而极易生病,甚至有的得了病毒型的脑炎。同样有些幼小的宠物,也因人的接近而感染细茵病毒导致夭折。距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当下疫情状态下,我对交往距离的理解。
现在想想,虽然养育过程中,我没有很亲近小黑,实则应是救了小黑,尤其是当我生病时,我对小黑特狠心,不让它靠近我。反而小黑才长大与我最亲近,是目前陪伴自己最久的狗儿。小黑走之前拼命向我怀里窜,而我却束手无策只能抱着按住它,只到它闭上眼晴。从此很长一段时间不养狗,因为受不了离别的痛。
其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类似刺猬带刺的相处,有的毫不掩饰的个性锋芒,可能既伤了自己又刺了别人,拿着个性当做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挡箭牌。尊重自己不等于漠视他人,只有相互保持好距离,才能更好地和谐相处,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