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阿玉
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下互联网产品数据方面的知识。
在平日大家看到的手机APP、网站等产品中,图片显示多大、什么字体、什么颜色来呈现都需要多次验证。曾经我们听到设计就联想到广告、创意、文案、认为一枚出色的设计师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天赋和直觉就可以。我们设计是围绕产品设计来,其功能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依赖数据分析。
有人会问了?设计师为什么要了解产品数据?
在我们大家的工作中是不是常遇到被产品经理让把图标或入口缩小、放大,变更功能层级等等。有时候产品张口就说,数据反映了什么什么。消息下发给哪类用户群体?在哪个时间点下发?这个页面要不要给一个分享按钮?……我们在项目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如此类较为细节而又不易直接决策的问题。以数据分析作为佐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设计是围绕产品来进行设计,其功能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依赖数据分析。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数据可以帮助对其概况监控、辅助决策、效果验收、转化分析、特征研究。常常听产品提这些指标:PV页面浏览量、DAU日活跃用户、MAU是做啥的?总的来说这些数据指标的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了解产品的现状(基础数据)、原因分析、预测分析。有的人说,产品给的数据不准,参考意义不大。 我们看到一组数据,或者一组报告后,我想不应该盲目的去相信结论,而是向产品了解这组数据背后的原因?

从专业书籍中了解到,一组数据或报告,往往是通过这几个阶段,首先明确分析目的和思路、然后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处理、分析后呈现在大家面前。在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很可能导致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数据不准的这种现象,所以了解这些数据背后如何产生过程对帮助理解和分析有一定好处。这里强调一句在统计学的范畴中,数据有一定的置信区间,误差在置信区间内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接下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数据分析的过程。
首先可以从公司内部产品部门了解到,使用了什么框架进行分析,这组数据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产品或运营相关的一些分析框架体系:如4P理论、用户使用行为、STP理论、SWOT、等。举个例子说明,有些产品经理除了对日常数据分析了解外,还有对自己业务线进行PEST行业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行业产品动态、走势等。从这几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这些个方面去了解行业现状。这时候有些数据指标就出来了,然后接下来就进入数据收集的阶段。

从数据收集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公开出版物、互联网、市场调查等手段渠道。当获取到比较有价值和参考的原始数据后。作为设计师可以简单的了解或者是学习数据如何去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清洗、数据转化、数据提取、最后到数据的计算。以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非常细致的讲解,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师的书籍进行学习。
在这里我大致给大家提出三种分析情况:如果要对一件事物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用对比法,对比分析、平均数分析、综合评价分析。当对事物原因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用到分组分析、结构分析、交叉分析、杜邦分析、漏斗图分析、举证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当你想对一件事物进行预测,那么可以去了解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方法。除了对分析方法的了解学习,如果觉得对于日常运用起来有困难。那么至少我们要能看得懂一份日常的数据通报,如相关的数据展现形式是需要了解掌握的。比如:各种柱形图、折线图、条形图、散点图、饼图、气泡图、雷达图等等。另外定期也可以去看看产品用户专题分析报告、综合分析报告等等。另外还有几个数据基本概念:
绝对数与相对数
绝对数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如GDP、总人口等。此外,绝对数也可以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比如A国人口比B国人口多1000万人。绝对数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如GDP、总人口等。此外,绝对数也可以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比如A国人口比B国人口多1000万人。
而相对数是指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而得到的数值,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分母是用做对比标准的指标数值,简称基数;分子是用做与技术对比的指标数值,简称比数。相对数一般以倍数、成数、百分数等表示。反映的是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的程度。注意:使用相对数时需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同时要与总量指标(绝对数)结合使用。
百分比
百分比就是相对数中的一种,它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称百分率或百分数。 注意: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1个百分点=1%。举个例子:
1、各位好,我们公司今年的利润是45%,比去年的78%提高了17%。
2、各位好,我们公司今年的利润是45%,比去年的78%提高了17个百分点。
这两句话哪个说法正确?
这里混淆了百分比和百分点的概念,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该用百分点。因此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公司今年的利润是45%,比去年的28%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同比与环比
同比是指与历史同时期进行比较得到的数值,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失误发展的相对情况。例如:2010年12月与2009年12月相比。
环比是指与前一个统计期进行比较得到的数值,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事物逐期发展的情况。例如2010年12月与2010年11月相比。
倍数与番数
接下来再来看一个例子:
“产品流量翻两番,从去年的3.2千万提高到今年的6.4千万。此外,我们成本控制也很好,由2000万元下降了一倍,今年成本1000万。”
倍数与番数同样属于相对数,但使用时容易混淆。倍数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所得的商。如A除以B=C,就是说A是B的C倍。需要注意的是,倍数一般表示数量的增长或上升幅度,而不适用于表示数量的减少或下降。番数是指原来数量的2的N次方倍。比如翻一番为原来数量的2倍,翻两番为4倍。
这位公司发言人在讲话中就混淆了倍数与番数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公司产品销量翻一番,从去年3.2千万提高到今年的6.4万件。此外,我们成本控制也很好,由2000万元下降了50%,今年成本为1000万。
总结
此篇文章只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设计师为什么需要了解数据,以及基础的数据知识。如果有相关的信息交流可以联系我,下次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如果对互联网数据相关有兴趣,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不少关于数据收集、收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相关书籍。对于非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以外,需要用到数据结论报告的伙伴们,这里推荐两个互联网产品及运营数据相关的报告网站:
http://www.199it.com/archives/tag/analysys 易观国际/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199IT
http://www.iresearch.cn/mindex.shtml 艾瑞网互联网数据资讯聚合平台
http://www.cnnic.net.cn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无戒90天写作主题训练营
爱吃桃的阿玉*原创,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