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想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当然既然是考试,不免有一些考生想通过一些小把戏蒙混过关,古人的作弊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有专门雇枪手的、鞋底藏小抄的、烙饼里藏夹带的,当然不可能有拿电子通讯设备的,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官府也是伤透了脑筋,而且就是因为这些作弊的考生,科举考试中增加了一门复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流程复杂,先是童试,通过了便是秀才,秀才再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便是举人,后来参加会试,被录取后便称为贡士,贡士再选拔,参加殿试。最后殿试第一名才能中状元,首先这第一关童试便要考三次,县考、府考、院考;光县考就要考四场到五场,童试过了称为秀才,但是没有俸禄,要想让国家发俸禄,必须挤破头参加乡试,而且被录取,才能吃皇粮,由于通过乡试便可享受俸禄,很多人为了能在乡试中高中,便想了很多法子,甚至铤而走险作弊。
乾隆九年,为了防止夹带作弊,对考生做了明确的规定,考生的服饰必须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子也一律单层,袜子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毡片。考试用具砚台不许过厚,笔管不能镂空,木炭只能长两寸,蜡台必须用锡,只用单盘,吃的饼饽饽要切开接受检查,而且考生入场前必须开襟解袜,以杜亵衣怀挟之弊。就这样严格的规定,还是让一些投机取巧的考生抄上了。顺治十四年,顺天府和江南乡试有贿买情节,引起社会很大反响,于是皇帝便下令顺天以及江南中式的举人到京复试。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一位中式举人作弊被人后来检举,引起巨大轰动,康熙迫不得已举行了一次复试。
当然考生作弊是一方面,考官自己不能尽自己的指责也是一方面,由于考场的纪律越来越差,很多人通过营私舞弊,串通考官而顺利考上举人,道光二十三年,皇帝决定各省的举人,必须全部到京参加复试,否则不能参加会试。同时也增加了一项磨勘的政策,到康熙四十一年,各省揭晓乡试录取名单后,考生的试卷必须送到京城,让礼部磨勘,磨勘先考察考官是否出题错误,乡试都是考官自主命题,如果考官出题错误,就罚俸;考察完考官才看考生的卷子有无作弊的嫌疑,如果一经发现有作弊嫌疑超过三人,主考官就要被革职或被朝廷提问。
通过复试和磨勘杜绝了一部分考生浑水摸鱼,但是科举考试仍然有一些佼佼者,漏之法外。经过这么严格的正考和磨勘,基本乡试录取的人数也不多,在顺治初年顺天和江南中式者一百六十余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都超过了百余名,河南、广东、山东、四川、陕西、陕西、广西、云南在九十名以下不等,贵州最少只有四十名。
乡试第二年会进行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各省举人到时会汇聚于京师,会试一般会在春季举行,当然乡试叫做秋闱,会试被称为春闱,由礼部举办,会试刚开始在顺治时期定为二月份开始,但是也有小的改动,比如在雍正五年和乾隆二年,因为这一年有闰月,因此改到三月份,古代的二月份当时天气偏冷,古人又没多少取暖措施,因此安排在二月份考试,确实对考生是一种折磨,到乾隆十月,乾隆也觉得二月份考试太冷了就决定以后凡是会试年,都在三月份考试,三月初九考第一场,三月十二日考第二场,三月十五日考第三场,这些日子,都是农历的日期。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其余考中的人都称为贡士,会试考中的人数也会上下起伏,比如顺治三年这一年取中400名,雍正八年最多,取中406名,乾隆五十四年,取中最少只有96名。但是就是这种由礼部举办的会试也不免有作弊的人,这些作弊的考生逼得官府不得不再对会试也加一场复试,到嘉庆时,规定凡是贡士发榜后数日,即进行复试,地点在乾清宫,后来改为保和殿。
科举考试的复试也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是选拔他必然存在弊端,而对投机取巧的人,必须在制度上进行严格筛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选拔人才的范围也更广,被选拔者的作弊手段也更加高明,但是既然是选拔,就必须得对得起公平二字,一切违反公平的考试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制裁,这样才能对得起考试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