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从2016年5月3日,我决定开始写作的那天开始,就认真的去学习收集和整理了一些资料,并虔诚的加了很多公众大V学习揣摩。有些许的感悟,分享一下,也顺便说说在这个鸡汤干货横行的社会,我为什么喜欢写诗》

在看那些分享如何写作如何增粉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导向拿来和大家探讨一下.那就是“写文章要写读者爱看的,这样才能有观众”
这句话我很赞同,但是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写文章的。到底是为了爱好写的还是为了面包写的?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到个人情况来分析。比如有的人他以写作为生,以粉丝打赏为食,那么他应该也有理由因着读者需要来写读者爱看的文章,这和市场经济下市场需求决定商品走向是一个道理。有需求才能有销路,浅显易懂。有需求才有粉丝,才有鸡汤和干货横行社会。是的,现在社会是互联网时代,一众的网络自媒体平台,给予了很多人成功的机会,只要你想只要你肯努力,说不定哪天你就成功了。因需而做,无可厚非,就连古龙先生,刚开始的几篇作品也完全是迎合大众之作,类似《剑毒梅香》等,直到后来才写出符合自己风格个性满满的《楚留香》《陆小凤》系列。
但是也另外一部分人,并不缺面包,他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写作只是爱好,当然也不排除写上几年功夫深了再出书写小说写剧本等高大上的桥段和梦想。那么他是否应该坚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呢?不写自己有感悟自己喜欢的东西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每个人的优秀侧重点不一样,有的人善煲鸡汤,有的人善写故事,那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准那个优秀的点去努力钻研。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写想写的故事,写芬芳浓郁的诗,倘若真的有感悟就写鸡汤,务必不要成为鸡肋,他们为了梦想执笔,为了表达而写作,为了爱好而研究,为了理想而深刻。
我希望成为他们,能写出好诗。

真的很羡慕那些出口成章或者一天能写几篇文章的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写文章一般要靠感悟,有感才能有所写,如果一篇文章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去感动广大的读者大人。可是我们并不会时时刻刻都有感悟,很多时候一天很平常的就过去了,并没有什么心得和体会。而像我们这样给自己订了目标每天写作的人,有时候会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可是写诗不一样,哪怕生活中一点小小的美,都可以去歌颂。比如门前的树开花了,比如做菜的时候,葱花和蒜沫被开锅的油炸的吱吱作响,比如一个虫子辛辛苦苦的在树上做窝繁衍后代,这些都是很好的诗歌桥段,每每稍加润色就能写出一篇诗歌。
尤其是在这个前有咪蒙等精英所向披靡,后有剽悍一只猫等青年才俊策马急追的形势下,我等小民想写出一篇观点鲜明,主题新颖的文章并杀出重围脱颖而出,有很大的难度。这样的情况下我盼望能够独树一帜,也许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也未可知。
所以我选择写诗。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真的喜欢那些古韵古香的东西,不信你听:

放一首李太白的诗词坐镇,当时就是李太白引领我走上诗歌之路啊,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到,并由此喜欢诗词,什么,你喜欢比较文艺的,不要豪迈的?那看看这个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分享两首颇富盛名的诗词,希望你们喜欢。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进步,语言在进步,网络语言在进步,人们都在与时俱进着,极少有人停下脚步去欣赏我们固有的古文,甚至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只是浅尝辄止,喜欢而已并未深究。直到最近《中华诗词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的兴起,古文才又重新的以高姿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成功的激发了很多年轻人学习古文古诗的热情。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重读四书五经,一起重温唐诗宋词三百首并细读,因为热爱。
是的,我热爱写诗。.

写于结束:虽然我的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只能定义为散文诗,有时候甚至都不能平仄押韵,但是至少可以朗朗上口。
这里透露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不但喜欢写诗,也喜欢小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古龙迷。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可以写出一篇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我们在小说里随着主角在江湖中仗剑一次,笑傲一回,也算是对于生在现代长了一颗古代心的人的一种安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