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哲思
“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了,生活还能自理吗?

“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了,生活还能自理吗?

作者: 心智玩家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5:51 被阅读2次

最近有个网友问,《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是入定时的状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

如果,“五蕴皆空”是打坐入定中的状态,这还容易理解。

如果,“五蕴皆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态,这就难以理解了,一个人“五蕴皆空”了,这人还能正常生活吗?生活还能自理吗?

所以,是否是这样的:打坐入定的时候,“五蕴”是空的,而出了定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五蕴”并不是空的,所以,依然能正常生活。

“五蕴皆空”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借助《老子真经》中的“源头甲骨文”字义……

让“源头甲骨文”展现给我们看:

请看下面这张图:

上面这张图,是用“源头甲骨文”展现的“完整的人”结构图。

“完整的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由三层人体、三层意识重叠而成,上图,从左到右三个黑色字体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层人体与意识。

普通人只会使用上图,左边与中间的第一、二层意识,“五蕴”指的就是第一、二层意识的意识活动。

而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练习以后,人才能使用上图右边的第三层意识。

《心经》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讲的就是“让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的练习方法。

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后,第一、二层意识不起作用了,这种状态就是“五蕴皆空”。

所以,“五蕴皆空”并不只是入定打坐时的状态,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后,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但是,在我们的经验中,只有第一、二层意识起主导作用时的体验,从没有过“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的经验,所以,我们对“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的状态无法理解。

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我们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的《郭店楚简·老子甲》——《老子真经》来理解。

在《老子真经》中,有一个“源头甲骨文”字符是专门用来描绘“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后,感知世界的模型,请看下图:

上图,这个“源头甲骨文”字符的造字,采用的是内、外结构。

这个字符的外部是:“竖弯横”的笔画。

这个笔画区隔出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从左右结构来看,表示的意思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隐性世界”;从上下结构来看,表示的意思也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隐性世界”。

所以,“竖弯横”的笔画表示的意思就是:在“隐性世界”的范围内。

这个字符的内部是:一个开口的椭圆形,开头呈45度朝左下的方向。这个椭圆形笔画,在《老子真经》中,表示“意识的感知方向”的意思。这个开口的椭圆形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层意识在隐性世界中,感知发生在显性世界中的事物。

与一个开口的椭圆形呈90度的,是从左上到右下的一笔,这一笔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层意识在隐性世界中感知范围的广泛。

所以,这个“源头甲骨文”字符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层意识在隐性世界中,能够非常彻底地感知发生在显性世界中的事物内在。

在《老子真经》中的详细描述

在《老子真经》中,对于“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后,内在运作机理的描述是很详细的。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处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既有“显性世界”部分,也有“隐性世界”部分,但是,任何事物的主体、运行动机、运行动力、都在“隐性世界”中,“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

所以,当“第三层意识起主导作用”以后,第三层意识感知事物的界面会发生变化。

第一、二层意识感知事物的界面都在“显性世界”中,而第三层意识感知事物的界面则在“隐性世界”中。

第三层意识在“隐性世界”中,能够感应到“事物”在“隐性世界”中的“系统自动力”。

这个“系统自动力”在古代就被称之为“道”。

第三层意识感应到了“系统自动力”以后,第二层人体会自然而然地顺应这种“系统自动力”发生相应的行为。

在第二层人体顺应“系统自动力”发生行为的时候,站在显性世界的角度看这个人,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如常人一样正常,但是,这个人的第一、二层意识却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五蕴皆空”的状态。

所以,一点都不用担心“五蕴皆空”以后,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生活不但不受影响,反而能使生活、工作的效果、效率更好!

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可以借助《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理解,“五蕴皆空”就是“无所住”,“无所住”以后,会“生其心”,这个“心”指的就是“第三层意识发挥主导作用”。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相关文章

  • “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了,生活还能自理吗?

    最近有个网友问,《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是入定时的状态?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 如果,“...

  • 《心经》参悟(四)

    【经文】 照见五蕴皆空 〔浅释及参悟〕 照见: “照”是观察、洞察,“见”是体验,如果说“五蕴皆空”是真理,那么“...

  • 感悟心经

    今早时,心中忽然感悟五蕴皆空,想背出心经,但只会念叨两句:“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 五阴不需处理,但求光明正大即可

    问:如何处理五蕴?五蕴皆空是何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如何表现? 答:这个话,没有人会答复。五蕴皆空是什么状态...

  • 【心经】第三讲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我们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就可以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是一个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因,当...

  • 五蕴皆空

    文/弗度 照见五蕴皆空只是方便说,如果真有个五蕴皆空可照见,那就已不是空了!既然已空何须再照?

  • 五蕴皆空

  • 五蕴皆空

    有苦才显苦 知苦才脱苦 苦本心头起 不住苦自去

  • 五蕴皆空

    187/1000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 五蕴皆空

    佛教以五蕴概括物质与精神的现实世界。这五蕴所包含的结合而形成了人。众生界的五蕴是:色蕴,受蕴,行蕴,识蕴,想蕴。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蕴皆空”是怎么回事?“五蕴皆空”了,生活还能自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e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