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五年级上品德课,讲到五十六个民族,先从民族服饰讲起。讲到唐服、汉服、旗袍和长袍马褂。孩子们没有见过实体,只好让他们回想看过的古装剧,想想里面的服装。
看看我们当今穿的,大多是拉锁衣服,哪里有什么美感或者文化感?古装一般都是盘扣,一个盘扣就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我记得我们这里的新娘的嫁衣上,还是盘扣。
古人活得比我们有诗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43259/e7a432ca0c108d26.jpg)
说到服装,我就给孩子们建议:回家给母亲说说,贴体的衣服,尽量买纯棉的吧。纯棉的,贵,而且容易破。“那么,岂不是更不划算了?”一个学生问。“虽然贵,但是和我们的身体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是不是?”“是呀,是呀。”大家齐声说。
“老师,我发现您在其他地方花钱少,但是健康方面,却是很……很……很奢侈。”我以为她会用个“讲究”呢,但是,想了半天,翟静欣居然想出来“奢侈”!
“是呀,要对自己好一点。但这个好,不是给别人看的。大家看,冬天了,一层一层的衣服,别人只能看到最外面的,谁知道你最里面穿的是什么。最里面的别人看不见的衣服,是穿给自己的,那个,是要最好的。必须是纯棉的。将来大家长大了,有钱了,可以买真丝的衣服穿。”
“老师,老师,是几百块钱的蚕丝吗?”“是的,还有几千块钱一件的。”教室里一片唏嘘声。
大家纷纷把外衣撩开,翻出里面的衣服,让老师鉴定是不是纯棉。全班二十多个孩子,贴身穿纯棉秋衣的,居然只有一个。
刘爽从小到大,内衣,袜子,裤头,一直是纯棉的。“大家可以用一个方法检测自己的衣服:冬天的晚上,关了灯,脱衣服,如果有啪啪啪的电星儿迸出,那就是化纤衣服。”“老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我的衣服就有电儿,有时候还打得我麻麻的。”“老师,什么是化纤?”“化纤就是化学纤维,也就是人造出来的,不是天然的。天然的有棉、麻和丝。”
“化纤衣服会起静电,对身体不好。”大家这才明白了。
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头,就知道什么是静电了:头发会随着梳子的起落而漂浮。木梳就不存在这个现象,木头是天然的。
有一次和刘爽在文化活动中心的“博览会”上转悠,有一家卖牛角梳的,我说:“给刘爽选一把梳子吧?”“我不要。”“为什么?”“我要买就要谭木匠。”——我家一直是用谭木匠的。
所谓“精致”,是用心对待自己,不被潮流左右,坚持健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