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的最后一篇习作题目是:有你真好。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我不由得也想写一篇文章,献给我最亲爱的的外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时候,母亲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其时舅舅阿姨都还没成家,我是外婆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外婆非常勤劳,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家务活被她一个人全包了,从早到晚一直忙个不停。“每天要去河边十八趟。”这是邻居对我外婆的评价。
她一有空闲,就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吃了西瓜或南瓜,外婆会把瓜子洗净晾干,在煤炉上支起一口小锅,细心地把瓜子炒熟。我依偎在她身边,看着她忙碌,闻着那浓浓的瓜子香味,哪里也不想去了。冬天,外婆会亲手制作酒酿,再下点小元宵,酸酸甜甜,别有一番味道。
我特别爱吃外婆做的豆沙汤圆,又大又甜,吃一个就饱了。外婆洗沙很费功夫,如果我早上要吃汤圆,外婆就会在前一天把红豆煮开,然后把红豆揉碎,用干净的纱布反复过滤豆沙,去掉红豆皮,留下的就是细腻光滑的豆沙了。再加上适量的白糖,把粉面揉好,开始包汤圆。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就神奇地从外婆的指缝里溜了出来。做好这些,往往已是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外婆会提前把汤圆煮好,再叫我起床。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外婆别提有多开心了。
每天中午,外婆做好饭后,就像警卫员一样,站在大快朵颐的我身后,笑眯眯地看着我,不时还用手戳戳我的后背:“弄点肉吃一下。”这时舅舅便会抗议:“妈,您能不能不要这么嫌相,哪是没得吃吗?难道我们会跟孩子抢着吃吗?”
我生病的时候,外婆就更辛苦,整夜守着我,俨然成了我的家庭医生,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给我倒一碗白糖水,哄我喝下去。看我烧得厉害,外婆会焦急地喃喃自语:“这怎么好呢?怎么好呢?”直到看到我稍微好点了,外婆才会松一口气。
上学时,外婆见我睡得香,便不忍心叫我起床,偏偏我又磨蹭,如果要迟到了,我就会对外婆大发雷霆。有时甚至赌气不吃早饭就走,外婆就像做错事一样,连连道歉,保证以后一定早点叫我。一天早晨,我迷迷糊糊地听见外公对外婆说:“你叫她呀,不然又要对你发脾气,”“马上就叫,马上就叫。”外婆答应着。我睁眼一看,时间又不够早,于是气得不理外婆,也不吃她准备吃的早饭,拿起书包直奔学校。下了早读课,肚子正饿得咕咕叫,老师突然叫我:“出去一下,你外婆在外面等你。”我走出教室,外婆打开她的围裙,里面竟是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初中毕业,上哪个学校呢?外婆说:“就上泰州师范吧,离家近。”母亲不同意,一心想我读南京邮电学校。我听了外婆的话,填了志愿。那年报考师范的同学特别多,招办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填师范的去改志愿!”母亲又一次央求我:“咱们去改一下志愿吧,上邮电学校比师范好。”“不,外婆叫我填师范,我听外婆的。”母亲深知我和外婆的感情,拗不过我,只好作罢。读了师范,每逢节假日,外婆就会算好时间,早早地站在家门口,眺望我回来的方向。一次,我回来晚了,外婆家里家外走个不停,不小心在门口的台阶上摔了一跤,脸上受了伤。我回到家,看到外婆脸上的伤痕,吓了一跳,外婆却心满意足地笑了,拉着我的手连声说:“没事儿,你回来就好。”
五年前,我离开了家,家里人怕她担心,没有告诉她。外婆便常常念叨:“这孩子,怎么不来看我了呢?”转眼间,外婆离开我已经四年了,相信她在天上依然会牵挂着我—那个她最疼爱的孩子。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就像她当年想念身在外地的我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