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到心尖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21:13 被阅读23次

    舌尖到心尖

    背后国文

    讨论这个话题,我感觉好像资格不够。我没去过任何一家星级的“米其林”,没到过“世界美食之都”的成都,没踏足“中国美食之都”的广州;没吃过“手抓饭”,没品尝过“烤全羊”,没看过到“满汉全席”,但记忆深处还是有很多终生难忘的美食,常常不自禁的想起来,舌底涌出一层口水。

    还是从小时候说起吧,一碗酱油拌饭,让我终生难忘。

    那时吃饭基本没什么菜,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菜。每到饭餐时间,总感到饿得不行,见什么吃什么。不像现在的小孩,还要大人硬逼着被迫往口里塞。自己到和自己差不多高的灶台上添碗饭,搛点炖在锅里稀烂的青菜,坐到门前的青石台阶上,三下五除二,风卷残云般把一碗白饭倒入腹中。时时记得大人说的,只要不挑食,过几天就会有好吃的吃。其实好吃的就是一碗酱油拌饭。滚热的米饭上挖一勺猪油,淋上几滴酱油,使劲拌匀,立马一碗香喷喷的酱油拌饭出炉了。米粒黑亮,香味扑鼻,一口一口小心翼翼地品尝,生怕掉下一粒。吃得两嘴冒油,余味留香。可这样的美味不是经常吃到的,在那一年靠工分挣三四十块钱的年代,酱油是要钱的,猪油是稀罕物,已算是奢侈了。

    后来,过年的青菜粉丝大杂烩,也让人欲罢不能。那时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平常虽吃得不怎么样,但一到过年,家家开始磨豆腐、做丸子和仔糕(音译,一种用豆腐、鸡蛋煎成的糕状形食物)。有的人家还把养了一年的生猪给宰杀了。那几天,家家忙得不亦乐乎,天空里飘着缭绕的炊烟和油炸的香味。到了晚上,一家人团坐在餐桌前,盯着眼前一锅热气腾腾的青菜粉丝大杂烩,两眼放光。锅里有炖得稀烂的青菜、粘稠有劲的山芋粉丝、金灿灿的肉圆和鸡糕、大块红白相间的咸肉,一筷下去,鲜香无比。如果佐酒一壶,直喝得你热血沸腾忘乎所以。

    实际上,本地的很多菜肴还是很美味的。如本鸡汤,浓香无比;炒藕丝,腻滑清香;腌蒜菜,鲜脆清爽……这些经常吃的,就不在记忆里了。

    人慢慢长大,我们走出了乡村。我们有机会到中国和世界各地盘桓留连以及出入各种档次的餐厅饭馆,增添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挥之不去。

    九十年代中期,出差大连,当地朋友带我到一家海边的餐馆。那一次的海鲜也是我平生最难忘的美味。一种不知名的清蒸海洋鱼,肉嫩鲜美,是我吃过的最嫩最鲜的海洋鱼;还有螺肉,不仅尝到了螺肉的鲜,同时也尝到了里面包裹的猪肉香。后来,去过几次大连,饭局的档次越来越高,却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味道。

    有些菜吃过了就记住了,比如上海的油焖茄子等一些家常菜,色香味俱全,反正在家里根本做不出那样的味道。还有在常州吃的一次红烧羊肉,带皮的,很韧、很香、够味。

    还有在东北的经历,东北人以粗犷的性格赢得中国人的尊敬,同样东北的菜肴也以粗犷著称,如大骨头、大块的卤肉、大碗的猪肉粉条,但我更喜欢哈尔滨的饺子,沈阳的小鸡炖蘑菇。第一次到哈尔滨,也算是隆冬季节,屋外滴水成冰,屋内春意盎然,一桌人在啃猪头肉、喝啤酒,声音响彻云霄。我要了半斤芹菜猪肉饺,没想到端上来一大盆,心想,能吃完吗?当我吞下第一个饺子后,我决心已定,决不浪费这至尊美味。然而当我努力咽下最后一个饺子时,我感觉我的肚子撑圆了。吃小鸡炖蘑菇,还是在一个服务区。下大雪,那是我进入沈阳的第一场雪,本想吃点东西继续赶路,没想到雪是那样的猛,那样的烈,漫天雪花肆无忌惮从天空掉落,把整个天空都下暗了。喝到第一口汤时,那种蘑菇特有的鲜香油然而生,我知道我又抵抗不了了。

    当然留给我们记忆的美食,还要想说说周边的几个地方,因为他们和中国文化搭得很近。一个是韩国,现在知道韩国人为什么精瘦精瘦的了,他们是泡菜和烤肉喂大的。别看电视剧里餐桌上七七八八摆了一大堆盘子,都是泡菜居多。他们蔬菜是生吃,连辣椒都是蘸点酱一口吞的。但烤肉,的确让人回味无穷。那肉的香,叶的脆,根本让人停不下来。

    另一个是台湾。台湾美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台湾小吃成千上万,而且源远流长,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风味。台湾的几个夜市,如台北士林夜市和宁夏夜市、台中逢甲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可能是美食太丰富了的缘故,我竟然很难记住几种美食,卤肉饭不错,蚵仔煎也美味,牛肉面里大块的牛肉也有些印象。总之,每走进一家饭馆,甚至是7-11便利店,都能找到让人满足的美食。

    如果是慕名探访别人介绍或媒体推荐的一些美食,总免不了期待中的落差,人常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但那次在北京吃烤鸭完全超出了预期的想象。当地同学带我们去的“便宜坊”,但到那后,依然要排队。等了快一个小时,才有一间空出来。此时我们一行有些饥肠辘辘。几杯白酒下肚,烤鸭上来了,那个香,那个脆,我都不相信自己的味觉了,这世间还有如此美味,怪不得大家趋之若鹜,一到北京,立马占领“全聚德”、“便宜坊”等一些知名的烤鸭店。烤鸭吃过后,再品尝其它的菜肴,真的没有多少味道了。在北京,还尝到了另一种味道,那就是小火锅,北方牛羊肉多,涮起来,鲜、嫩、香、爽,别提多美味了。

    有些地方的美味让我们永久难忘,但还有好多地方的美食却如过眼云烟,吃过以后,什么感觉都没有。比如广西的、海南的、浙江的、安徽的。他们好像什么特色都没有,根本不会让你有惊艳的感觉。倒是在山东,有一个菜,百吃不厌,那就是水煮肉。第一,说分量。山东的菜都是盆大菜多,一盆水煮肉真的不知够多少人吃。反正在山东,仨俩菜足够了;第二,是味道,鲜香麻辣,水煮肉应该是属川菜,但在山东,我每次必点。

    现在都讲连锁,谈加盟,说网购,所以我们可以不用长途跋涉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美食。在网上买热干面吃,味道是十分的相似,但总觉得欠缺些什么;在家门口吃生煎或小笼包,还是觉得比苏州、上海的差了一些。要说差什么,却说不清了。就是家常的红烧肉,无论在本地的那个饭店,都吃不出湖南当地的那个味道来。有一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有人说,排骨莲耦一定要用湖北那种沙沙的莲藕,否则,你怎么也烧不出那种浓郁、软糯、清淡不油腻的鲜醇香味来。宫保鸡丁到处都是,你肯定知道那里的最正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太精辟了。上海人精明会算账,他们的菜肴也小巧精致;东北人高大粗犷,他们的菜也是大鱼大肉大线条;湖南人凶悍,就有了辣得够味的“湘菜”;山东人实在,就有了大碗大菜的“鲁菜”。当然还少不了川军和“川菜”的雄浑豪气,广东人和“粤菜”的冒险创新,江苏人和“苏菜”的精细甜美。

    吃本身生存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让我们感动的东西,让我们的记忆跟这些美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常常在早上想,今天该去哪吃面?我们常常在周末想,今天该去哪饕餮一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到心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o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