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志11真实战况编制——
在战场形势偏向曹操的同时,曹操腾出时间发展内政。而要发展内政,研究国家之能力便为重中之重。
但可供研究之能力众多,曹一时也决定不了该先研究哪项,于是便向军师郭嘉请教。
郭嘉想了一会,曰:“主公,如今我陈留城内文武兼备,武力、智力和统帅三项,臣以为,先可不必研究。臣建议,应先研究政治类别之能力,乃为上策。”
听了郭嘉的建议,曹低头一想,也觉有理。于是便曰:“好,那先研究能力【搬运】吧。此事,交由军师操办。”
郭嘉一拱手,应曰:“喏!”
由于连年征战,曹君臣之间宴席的机会极少,加之新加入的武将也多。故,武将之忠诚稍有变化。
曹令心腹打探,发现新归顺之将领朱儁、胡珍等人,忠诚并不高。特别是朱儁,其忠诚只有83。
发现此情况后,曹大吃一惊,心想:“好在早发现,若用其上阵杀敌,此不祸哉!”
于是,曹忙派人送与朱儁等人黄金百两,以增其忠。随后,又广开宴席,与之欢聚。
一番操作过后,众人之忠诚,已大幅上升。
陈群刚出使陶谦没二月,陶与曹之外交,又下降为【中立】。
想到陈群上次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这次,曹仍派陈群出使陶谦。
外交乃陈群强项,闻曹之安排,陈群欣然同意。于是,带着500金,陈群再次出使陶谦。
曹眼光甚好,能知人善任。此次亲善,陈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不仅如此,陈还与陶谦结为好友。这为以后的出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群出使陶谦后,曹与陶之外交转为【友好】。
陈留战场那头,经郭嘉等人轮番施用【流言】后,王允对董卓之忠诚,已降之81。如此之忠诚,曹可登用之。
于是,曹乃派大将军夏侯惇前往登用王允。
虽两军仍在交战,可王允仍是接见了夏侯惇。
看着夏侯惇,王允说:“吾已知汝之来意,可吾无欲背叛太师,夏侯将军请回吧。”
夏侯惇曰:“倘若子师愿留千古骂名,为后人所唾弃,那吾即可回去。可若子师愿名垂千古,为后世留忠义之名,则子师应听吾二句。”
王允听了夏侯惇的话,沉默不语。
夏侯惇继续:“子师乃汉室三朝元老,而董卓,乃国贼也。以三朝元老之名,而侍奉国贼,子师真愿意乎?”
王允点点头,曰:“非吾不欲弃董,乃是天子在董卓处,为护天子,老夫无法不依呀!”
言毕,王允垂泪。
夏侯惇曰:“董有精兵十万,试问只凭汝一己之力,何保天子?”
王允听后,叹息了一声。
“我主曹公知人善任,乃当世豪杰,不世之才,如子师弃暗投明,与我主一同击败董卓,如此,才乃护天子之良策呀!”
王允低头,思考良久,乃曰:“好,那有劳元让向曹公引荐!”
经夏侯惇一番说辞,王允最终加入曹操之麾下。
那头,曹令大将于禁领骑兵500,前往新野,攻占新野空城。禁于新野数月,并无战事。
可数月之后,荆州刘景升派大将韩嵩,领精兵5000,渡河而来。由于兵寡,于禁无力抵御韩嵩。
故,受曹之命,于禁收拾城内黄金粮食等一众细软,全军退回许昌城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