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想想晚餐吃些嘛哪,家里有炒合菜剩下一小把韭菜,想着又有十来天没吃饺子啦,虽然冰箱有自家包的冻饺子,但哪有现包的好吃呐,决定晚饭吃饺子。
肉馅加花椒、葱姜水搅匀搅干,加入荸荠末,韭菜用现烹放凉花椒油拌过,加入调好肉馅,面一到家就活好醒着,这回家忙忙活活地差不多俩小时,面也醒好,馅也养好了,开工!一个多小时后咱包的饺子就个个挺胸腼肚的排排站在盖帘上啦,看着它们白白胖胖的,就有唯一的想法,快到锅里去,快到碗里来。
快到锅里来,快到碗里来吃过饭后,家里收拾妥当,去小区花园广场溜达溜达消食健身,思绪放空,有关饺子的两三事,竟从那记忆的深处,将身儿来至在那脑海之中。(各位看官,您且莫笑,谁让咱听到远处不知是谁?在唱那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京剧《三岔口》中的唱段,给拐带着了呗)。
有关饺子的那些事儿先说第一件想起的事,那是我十来岁时的事。星期天家里买了韭菜,要包韭菜肉的饺子,让我去副食店(一九八零年前还没有超市,居民买鸡蛋、肉、酱油、醋都是去家附近的副食店)买肉,要半肥半瘦的,那天买肉的人还不少,排起了长队,好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了,我却忘了半肥半瘦这个词,售货员再三催问,后边儿还好多人呐;这越急越想不起来,来了句:“要五毛钱的,肥的瘦的都要……”,售货员,后面排队的都笑了,后面有位阿姨问:“妮儿,买五毛钱包包子吧,噢!韭菜馅的!是半肥半瘦,给妮儿切五毛钱半肥半瘦的。”那时物价便宜,二毛(二角)钱的肉,能炒两三样肉菜,五毛钱的肉,能包五六口人吃的饺子,且饺子馅里肉的比例还是较大的。
第二件:也是在我十来岁时,是放暑假时,爸妈、哥哥都上班,留了伙食费,让我安排晚饭,这头回当家做主,咱得把这伙食搞好了不是,于是最爱吃饺子的我,买肉买菜准备包饺子。这活面、调馅、擀皮,都难不倒咱,干这些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啦,包饺子咱也会,就是技术远不如擀皮熟练、那么好。
左边捏褶的是我妈教的右边这种是我爸教的当时不知是怎么想的,包饺子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我妈教的,捏了细细的褶子;一种是我爸教的,我妈管它教撮包子,就是用俩大拇指一捏一挤(饭店里的包法)。头一次独立包饺子,虽然样子不是很好,摆的也不如爸妈摆的齐整,挨挨挤挤的,但是没有破肚露馅的,满满的两盖帘。那可是中午吃过饭就开始忙活了整一个下午的“杰作”噢。
有关饺子的那些事儿爸妈、哥哥下班归家,看那两盖帘饺子,“行啊,老妹儿,出徒了。”妈妈:“得忙活一下午吧,歇歇,我去下饺子。”煮熟了,上桌了,可香可香的呐。我妈说:“真香啊,油搁得忒多,有几个破皮的,汤里都是油啊,咱家香油下去一大块。”嘿嘿!好吃就成呗!咱包的小百十个饺子,有几个破皮的不为过吧,没有像候跃文说的相声里:“一个没破(就一个没破)”,是不是件值得高兴得意的事,是不是可以稍微地嘚瑟嘚瑟。
图片选自百度第三件:是在我上高中高一时,一个星期六,班里团支部组织的包饺子活动。案板、刀、擀面杖、面盆、菜盆,是离学校近的几个同学(里面就有我)从家里带去的。那时分了三组,还是四组已经记不清了,大家围着并起的四张课桌而坐,分工合作,说着拉着,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那天还真是难忘的一天,记得高二写作文有《难忘的一天》,我就写的这一天这一活动。
包好后我们分组到学校食堂煮饺子,我们班长讲了个做饭的笑话:新婚前的准新娘问自个的娘,我在家里不太做饭,多少人做多少饭,我心里没数可咋办啊?娘家妈:“做菜听你婆婆的,她让做几个,你就做几个。熬粥做汤的,就用碗量,家里有几口人,就一人一碗,就做不多。”结婚后头三天,新媳妇做粥做汤的总是多,她自己也纳闷得很,按娘的办法做的没错啊。三天回门后,悄悄地问她娘,她娘说:“你怎么做的?”新媳妇说:“按您说的做的啊?公公一碗,我一碗;婆婆一碗,我一碗;俺女婿一碗,我一碗……”
大锅煮饺子当时在场的人听了,都笑得乐不可支。食堂做饭的师傅说:“我们乡下做饭还真是用碗量着做呐。”饺子煮好了,每个组都给师傅留一碗饺子,(毎一组包一种馅,不重样)师傅告诉我们“原汤化原食”,借给我们两个水桶盛饺子汤。
回到班里,应邀而来的校长、团委书记在班主任陪同下入坐,简单地讲几句话,品尝我们包的饺子,赞不绝口,“这饺子是真香,同学们!这搁了多少油啊,这饺子皮都油浸浸的了。”“我们把带来的花生油,香油,都搁里面啦。”班主任:“四瓶花生油,一瓶香油,好家伙,真是些都没过过日子的主儿,真舍得!太不会过了……”
“校长、书记、老班,你们觉着腻,喝碗饺子汤”“校长一碗,我一碗。”有位同学说,“书记一碗,我一碗。”;各位看官,看到这,您定是晓得这是听过那笑话的同学说的了吧。
原汤化原食校长听了我们同学又讲一遍笑话,笑了,笑哈哈的说:“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没付出贡献,白吃了同学们的饺子,我也讲一个,‘原汤化原食’的典故吧,权当同学们的酬谢吧。说是很久以前,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病故,留下个五六岁的儿子。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子,商人又续娶了。开始继妻没孩子,照顾这爷俩很尽心,对孩子也很好,这商人在家观察了一年,见继妻对他孩子真的好的没得说,就放心地外出做买卖去了。有时三四个月才回家一趟,这继妻对继子就不是很尽心尽力的照顾了。后来继妻也有了儿子,商人又经常外出做买卖,这继妻就有别的心思啦!商人在家,对继子很好,不在家时,就冷待继子,饥一顿,饱一顿的。再后来,商人买卖越做越大,财产越来越多,继妻就想着,要是继子死了,等商人没了,就都是她们娘俩的啦。
在一次商人又外出了,继妻让仆人包子一个肉丸的饺子,继子饿了有好几天,这饺子吃了不少,是他们家一个忠仆知道了,让继子偷偷喝了几碗饺子汤,才设让继妻的阴谋得呈。并在商人又一次归家给商人讲了个‘原汤化原食’的故事,在一次继妻又故技重演时,被商人发现,休了继妻。也不在处出经商,守着西个儿子过日子。从那以后,人们就有了‘原汤化原食’的俗话。同学们!来都喝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
听了校长讲得,我吃饺子、喝面条、吃汤圆,都习惯喝些汤,原汤化原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