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64788/e0960948b453d22b.jpg)
在家庭关系里面,身为一个女儿一个妹妹的角色,在父母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到底应不应该找父母要首付的钱(以后会还的提前下)?
身为90后,有太多的标签贴于身上,但一直认为,最起码儿女不平等的事件是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可是这一刻我动摇了!
一:养儿防老
古代观念是:养儿防老;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三妻四妾。女人是裹足的,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三从四德,听命于男人,在家庭没有经济地位,不能给父母什么帮助,父母的晚年主要是靠儿子。于是所以财产留给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一个成熟的家庭环境里,男女不平等是常态,并且已经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在现代条件里,女性束缚被打破,同样的教育投入,同样的工作养家,妇女也可撑起半边天的前提下,很多父母同样是作出和以往思想同样的选择。
大观念已经很聪明的隐藏起来,在弱化自己的形象,又悄悄的渗透于很多人的四肢百骸。一旦诱发机制的触发,它立刻会蠢蠢欲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4788/a4f94cbf0fc9b79c.jpg)
二:异类的逻辑
假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左手为优势手,那么你还会认为左撇子是异类么?道德标准都是大环境下的观念妥协,大部分所遵守所赞同最后才能成为公认的行为准则。
80后观点认为:如果我的妹妹向我父母开口,就算家庭环境允许,我也会不开心。
90后观点认为:我父母的钱财与我无关,他想做什么这是他自己的事(都是男性、都有妹妹下的前提下的答案,不代表所有人观点)。
这里可以得出结论是: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80后的观点占更大多数意见,90后持更开放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可是对于冉冉升起的90后新星来说,这个答案还是立不住根基,因为太过势单力薄。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4788/4987722c27340303.jpg)
三: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这句话,成了多少女性的痛。现在已经有太多的案例展示了女儿在面对父母不平等的对待后,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然而一句:你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让她们所有的抗争都无力呐喊。
父母对旧代遗留思想的认同,对社会观念的妥协,对道德绑架的无力反抗,导致可能会给儿女同等的爱又不同利益的分配,正是因为太过理所当然才可怕异常。同等的爱,不同的利益分配成了大多数的选择:你未婚时,我给予你同等的爱,利益也是同等;在你成家立业后,你的兄长才是我首要负责对象。这点你无从选择,我们都是新时代下的俗人一个。
四:与其期待,不如信赖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且养大了我,这种明显的差异会让我寒心,我会告诫自己要更努力,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拼搏。从法律条件来说:过了18岁,我们就该对自己负责了,父母也应该放手让我们成长。我的人生前20多年都是父母承担了所有苦难,接下来该自己负责自己的事业生活了。一旦过度依赖父母,那么他们可进行的干预选择性会越大,到时候再来评判已经落入下乘了。
对比是烦恼的源头,痛苦是情绪的反馈,解决问题是幸福的关键。我知道我自己所享受的一切都是会靠自己挣来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慢慢的得到想要的一切。
于是,定下目标,把它写下来。不管这个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定了这个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把东西写下来,有种神奇的力量。所以,定下目标,比如说:某某年我要买下自己的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