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我与你」这个说法,是从武志红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与你》中。当时看了几页,有一种艰深晦涩的感觉,当然也不乏启发。后续没有进一步啃完这本书的动力,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在武志红老师的专栏里,反复听到关于「我与你」「我与它」的阐述,不知不觉越来越能理解这个概念了,随之启发愈深。
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
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我理解的是:我与你,是两个人的本我相遇,一个灵魂正对着令一个灵魂,产生连接。
我与它,仅仅是空间上很近,但彼此之间是「功能」的对接,用来实现目标的「渠道」,而两个人的本我没有完全开放给对方,没有真正「相遇」的状态。
两者没有好坏。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与它」的状态更多,「我与你」的状态比较难进入,或者可能习惯了「我与它」,已经不知道「我与你」的存在,或者刻意回避「我与你」,会觉得不自在。
现实生活中很多关系的真相,可以通过这个角度看得更清楚。比如以「为你好」的名义,隐性控制你,强加给你思想等等,这样的关系就是「我与它」。
「我与它」的关系是时时刻刻的,「我与你」的关系如星辰点点,如「心流」般珍贵。
再进一步思考,发现其实许多场景下,都要看你是否能够自由切换「我与你」,和「我与它」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关系的质量。因为我们对关系的需求往往不是单一的。
两个人之间如果仅有这其中一种状态,那么这种关系一定不够饱满,或比较表面。比如单位同事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与它」,这是由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但我们偶尔也需要调和一些「我与你」进去,同事之间朝夕相处,如果只有「我与它」,会显得过于冷漠严肃,毕竟是由人构成的组织,谁不需要温情呢。适当地互相关心,理解,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看见,看见对方不仅仅是颗螺丝钉,需要适当地情感交换。这样的感觉就倾向于「我与你」的关系。
当我们感知到,我们既可以以「我与你」的方式相处,也可以以「我与它」的方式相处,就会让自己更自在、更放松,关系更流动、更饱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