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从不许愿,因为事与愿违;从不要求,因为求而不得。
这是多么通透的生活态度啊。
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被社会毒打无数次以后,这句话就是我最深的体悟。
年少时,曾经幻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是,在升学时,被老师和家长成功劝住,而改报了工科院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药学技术人员,与年少的梦想事与愿违。成人后,在亲密关系中,曾经苦苦求证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只可惜,最不堪考验的便是人心人性,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不必强求,不必苛求,因为求而不得。
工作中,也曾经竭尽全力地想为平台做些贡献,所以便时时处处以大局利益为重,忽略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原本以为拼命的付出会获得平台和领导的认可,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因为不能成为领导贴心的奴仆而被疏忽和远离。所以,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得有双方的同频契合。
生活中,因为自己是从农村考学出来到城市立足的第一代,在站稳脚跟后,也曾经十分想竭尽全力帮助一下老家的二代们,不管是从升学还是就业,但是,尽管自己满腔热忱,最后的结果却变成了我的一厢情愿,并没有得到老家亲人的理解,所以现在这些二代孩子们仍然在他们的父母眼界内,辛苦地前行着。
我父母那个年代的老人家,就有很强的借力意识。我清楚地记得,我婶子娘家的两个哥哥,均在某重要部门任职,当叔家的弟弟妹妹们升学无望时,婶子便找到娘家哥哥,求哥哥为孩子谋个前途。事实是,弟弟妹妹都在他们舅舅的帮助下,寻求到了适合他们自己的行业,他们就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而我,则是历尽十年寒窗苦才完成的身份转换。到了二代这代人,似乎把这种资源看的很淡,或许也是因为,他们本来也不需要什么前途和事业吧,反正有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
还有我母亲,年龄大了,防止跌倒和防止低血糖是老人家生活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所以我就特别希望老人家的生活环境,简单利落,多余的杂物都要清理出去,防止老人家腿脚不利索被绊倒。但是,这有成了我良好的愿望,老人家一辈子的生活习惯说什么都改变不了。比如,老人家固执地以为水管滴水不走水表,所以我们家的卫生间里常年滴水不断,各种盛满了水的桶和盆摆的卫生间里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找不着,更加让人不能忍受的时,接水的桶或者盆满了以后,老人家不一定能及时发现,所以,卫生间地面常年溢满了水。如果鞋底不合适极容易滑倒不说,去过卫生间出来,也会经常踩的客厅地面全是水渍和脚印。每次回去都交代,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所以,这位哲人讲的好啊,不要许愿啦,反正也是事与愿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