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有一个经典战略“做对的事,而不是把事情做对”,如果把这句话放在穿衣服的讲究上,就是翻译为“穿对的衣服,而不是把衣服穿对”。有的时候,想起这句话,会质疑是不是本末倒置了?衣柜里有很多衣服,如果我们能把衣服穿对了,穿出自己的感觉和风格,这没有错,当我想不通时,我套入原句哈,觉得自己的层面停留在把事情做对的层次上。
不是每一个人出生后就懂得怎么搭配衣服,是爸爸妈妈买给我们什么衣服我们穿什么衣服,这个阶段我们是很少有自己的主见,没什么决定和选择权。像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红色,看到什么新衣服,就想选择红色的。而大人们呢,又是停留在他们的眼光,选择他们觉得适合我的颜色,多少次勉强委屈妥协。
爸爸妈妈对颜色的选择并没有对与错,从给我们买新衣服就足够体现对于我们的爱,只是大人喜欢为小孩子做决定,这是爱,但不一定就是好的出发点,因为孩子的主见会慢慢地被消磨,其实,我到现在,如果做什么重要的决定,我会经过大人的同意,大人的想法从根底成为我选择的考虑因素之一。
当我有了选择新衣服的阶段,我苦恼于怎么搭配,适不适合我这个年龄阶段,大家在穿什么款式的?当我在商场,专卖店里,看到那么多款式,怎么搭配衣服,把衣服穿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漫长的阶段,每年每个季度都更新时尚潮流,如果一直紧跟着这股流行,我相信衣柜可能比家还大,而且每年还得断舍离。那是不是不跟潮流,自己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呢?也不是的。什么又叫做不紧跟潮流的风格呢,把20年的衣服拿出来穿,那肯定不可以的。衣服像女人,有年龄的期限,如果过了时间,衣服会老,穿上去没有精神,所以,我们才需要换新衣服。
不紧跟潮流,又不能把20年前的衣服拿出来翻新穿,这时回归到最开始启发思考的话:“穿对的衣服,而不是把衣服穿对。”把衣服穿对,是有衣服的风格可以选择,选择我们尝试的款式,可能适合或者不适合,也有可能搭配出意想不到的感觉。而穿对的衣服,是从“把衣服穿对”走过来的,知道什么款式适合自己的,穿起来好看的,经过尝试之后沉淀下来的阶段。比如,我很喜欢碎花的衣服,清淡,干净,搭上牛仔裤,非常喜欢,但当穿在我自己身上,觉得特别俗,于是,我就不敢再买碎花款的衬衫了。不是衣服本身不好看,而且不适合穿。
“穿对的衣服,而不是把衣服穿对”需要时间,需要尝试,需要沉淀,和工作做事是一样的,先学会怎么把事情做对,当自己熟练地处理事情时,可能我们会考虑我现在做的事情的方向对不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适不适合自己?就像从公司员工转型为创业老板。
不无视潮流,或者唱反调,不要沉迷于自己的方向和想法,而是需要追随潮流的源头,弄懂潮流的形成,从中找出共通点,才敢聪明大胆地唱出自己的节奏。
网友评论